“对,倒进去。”黄紫苏这时也把这些蚕茧装袋完了。
稻草烧成灰过一遍水,这水便成碱性的了。
蚕茧皮是硬的,制作丝绵之前需要用水煮,在煮的过程中会适当的加一点碱性水,是用来软化丝胶。这一过程要煮到蚕茧煮松散之后便可以。
黄张氏把碱水倒进锅内后,黄紫苏接着把装好的蚕茧扔进锅内开始煮。
当蚕茧煮制松散之后,捞出装在布袋里面的蚕茧,解开布袋口子,再散落在旁边的一座大缸内。
大缸内已经装满了冷水,边缘处还绑紧了一张半弯的弓。
这个弓就是制作丝绵的主要工具。
首先需要把蚕茧撕开,取出蚕蛹以及蛹寸绵,由于在煮茧的时候没有添加化学药剂,因此蚕蛹可以留下来吃,香脆可口。蛹寸绵属于废料,直接扔掉。
取出蚕蛹后,再把蚕茧放入清水中,用双手不断的拉扯,把松散的蚕茧撑得足够开,然后再套到弓上。如此反复循环,把蚕茧一个个套在弓上,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形成一个厚实的丝兜。
之后,丝兜取下来晾干之后,便成了我们制作蚕丝被的丝绵原料,这就是用传统手工剥茧的方式制作丝绵的过程。
这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也讲究技术,技术不熟练的人,往往会把丝兜拉得不均匀,导致兜口堆成丝疙瘩。用这种丝绵来制作蚕丝被,往往不太理想,被子中会出现大量的丝筋以及丝疙瘩。
“苏苏,就是把蚕茧撕开,再套上半弯的弓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