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这银子也要,真不要脸……”刘凤盈闻言在一边故意用大家都听得见的语气嘀咕。

看到刘凤盈和陈翠花他们一脸的鄙夷,还有刘宝琴一脸的伪善,沈二婶实在接不下这银子,不由转头对沈见晚求救,“晚姐儿……”

“二婶,你们就大大方方的收下这银子,不过刘凤盈你说错了,这银子还真是她刘婶子应该给的。”

“凭什么?”刘凤盈下意识就反驳。

“就凭每次收到冯家这些破烂节礼,我们两家都正经回礼了,这些东西不需要银子的吗?”

“没错,没错!”沈二婶被这么一提醒终于也反应了过来,“这些年,老冯家每次送来的所谓二百斤粮食虽然没有像今天全不能吃的,但也往往是超过半数不能吃的。

每次收到这样的节礼,我们家和大嫂家都会回他们老冯家正正经经的二百斤玉米面,还有点心也不是杂粮饼子,都是镇上点心铺正经的点心。

老娘嫁进来这二十八年,一年四次的节礼都是这样,这些年我们两家可是往老冯家倒贴了不少银子。”

沈见晚见沈二婶算账这么麻溜也很是开心,帮忙接口道:“就是这样子没错,这一斤玉米面是三文钱,每次节礼我们都给老冯家回同样的二百斤玉米面,而老冯家给的二百斤玉米棒子没有脱粒就算了,还有一半以上不能要。

但是嘛,刘婶子可以不顾姐弟情谊万贯家财却还算计兄弟的那点节礼,我们却做不到凡事算得那么清楚。

所以即使只有一百斤左右的玉米棒子可以勉强入口,我们也大方的给算它个一百斤玉米面好了。

这样子的话每次节礼,我们就得往里面多搭上一百斤的玉米面,这就是三百文了。

这一年是四回节礼,加起来就一两又二百文钱,二十八年下来,我们一家就给他们老冯家搭进去了三十三两又六百文钱。

所以,刘婶子你这五两银子还真是远远不够呀!”

见沈见晚三两下就算出了这么复杂的数,众人惊叹的同时又炸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