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见了他,都会幸灾乐祸地一句:

“晓军,你初中的时候不是厂里年级第一?我们都以为咱们家得出个状元郎,再不济这帝大、国大的,不是任由你挑选?”

“结果你脸被糟蹋成这样,才考了个师范吗?小时候多清秀的孩子……”

“人见了我问我侄子考哪了,我都不好意思开口……”

约莫他初中的时候,母亲太过高调,这会儿全部反弹回来了。

王晓军从没放弃过努力,好不容易有机会被京都日报录取,百分之三十的录取率,他是笃定能进的。

这个单位是许多名牌大学学生都紧盯的,他没等到通知,在路上碰到贝芸溪后,忍不住得意炫耀下。

谁曾想到,他被刷下来,而贝芸溪却凭借着容貌走后门被录取了!

呵,他心里压抑了六七年的妒火,和一种莫名的情绪,一下子就随着流言爆发出来,不惜写了稿子投递到京娱都报。

果然一切都犹如他想象的般,这京娱都报与京都日报是死对头,还是那种你死我活的,自己的稿子经过足够的润色,将愤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任何悬念地被选中,且上了半张报纸!

还要拜贝芸溪所赐,鞋帽厂和汽水厂是紧邻的单位,平时周末去文化宫的时候,他也常常看到她。

小姑娘穿着一身白色裙子,头发用红色发带高高束起,永远都背着一个红色的书包,整个人像是一年四季开盛、以假乱真的塑料花,走哪都能吸引住大家伙的注意力。

少年慕艾,他好几次都主动跟她打招呼,可是小姑娘就笑着点点头,脚步不停地来去。

他并不灰心,将这份喜欢埋入心里,化成动力努力学习,毕竟学生的成绩好就能扫除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