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没问题但吃多了还是会出问题的标记为“紧急使用类”,并开始分析如何减轻毒素,尝试各种烹调方式,这部分用小鼠实验没法准确分析,因此也是研究员们氪血条以肉身测试的主要类型。
假如一直没出问题就能被暂时定义为“可食用类”,进入下一项:长期观察、如何稳定基因、大批量培育工程。
到今天为止,靠这种人力试错实验,密山这边已经总结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结果,几百种变异植株都有了比较详细的档案。
——最起码能不能吃、怎么样处理后可以吃、能吃多少这些问题是能确定的了。没办法,现在顾不得别的,吃饭就是第一位,填饱肚子后才能去想别的。
物种一直在变异,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植株出现,这种情况下,别说去修城墙了,云栖栀连隔壁市都不敢去,生怕她在路上耽搁两tຊ天,密山这边的先驱者们就把自己整没了。
探索新事物、开拓新领域的道路注定伴随着牺牲,在历史长河中,元素周期表还没有被排满的时候,不知凡几的科学家因为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方块而死亡。
对于古代饥荒以致人相食的时期,吃观音土而腹胀而死的人们,拿命堆出来对野生植物的认知也不稀奇。
对于研究员们来说,能保底不死已经是相当宽裕的条件了,即便昨天被毒到五官流血、器官衰竭,今天也照旧跟同事们嘻嘻哈哈。
在林净秋、狄溢之包括逄余都没有对他们这一行为提出异议后,小云老板默默提供坚实的保障,决不辜负这份信任,但也不影响她很有心理压力。
也幸好“冬季”即将到来,到时候野生植株的数量可能会大量消失……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会主要集中在“寻找更耐低温环境的野苗样本”上,试吃环节会相对减少。
“就是在想这些变异植株。”云栖栀叹了口气,“目前的驯化培育几乎没有进度,只有在完全无污染的土壤中才能做到勉强保持性状,否则就是继续异变……也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大规模的新型农田种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