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磨破手脚、肌肉劳损、身体局部疼痛或者划伤之类,在负重长途跋涉期间惯常出现,不是什么大毛病,甚至也不算是种“病”,但总也让人产生不适、造成妨碍。
如果有免除的可能,谁又愿意受那点罪呢。
所以,每次云栖栀批q2,不管对象是谁,其实在队伍层面中,都成了一种变相的、潜规则一般的“综合奖励”。
就按照士兵们目前那点小磕小碰、皮肤擦伤,单人恢复需要的量也很少,一支半左右足够大家一起用了。
云栖栀也没走,毕竟只要有火系异能储存着,她就等同于一个削弱般的火系异能者,虽然杀敌什么的派不上太大用场,但仅自身供暖绝对没问题。
现在凌晨夜间的温度还是低,不过一想到热季的高温,云栖栀一边等,一边也是琢磨起来:不知道哪儿有没有冰系异能者什么的……
十五分钟后,翟嵇走过来,报告当前情况,还搬过来了便携通讯发射器。云栖栀给春米那边拨了个视频电话,笑眯眯地跟家里人聊天,也给他们大概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半个小时后,全部帐篷以及承顶龙骨搭建完成,晚饭也做好了,士兵们在院内、云栖栀面前进行完今晚的唤哨值岗,暂时空闲的下交接成员排着队领完不锈钢盆、筷子碗,就又排着队去打饭。
一个半小时后,哨兵换了一波,所有在场的队伍成员都吃完了晚餐。2号小队的士兵还想陪着接着等,很快被分队长轰回帐篷里睡觉了——今天晚上早睡的这一波,明天要走在最前面,承担村庄探索最高的那部分风险。
大概两个小时后,离开的士兵陆续回返,其中多了张担架。那位星理斯兵已经换上了行动小队统一的服装,很快冲了过去。隔着一段距离,云栖栀听不到那边的声音,只能看到他逐渐松缓的肢体动作。
翟嵇站起来往那边走,一边走还揉搓着自己的肩膀、胳膊和后背。
深夜实在是太冷了,靠近火焰和热风器的地方还好,但像后背脖颈这些地方,走动的时候还是难言的僵硬。
给那位研究员灌下q2后,翟嵇像是想到什么,对身边士兵说道:“你们注意留神,现在温度差比较大,帐篷里还好说,外面的人要控制住跟热风器之间的距离,如果太贴近,自己又没意识,很容易会烧焦的。”
“是!”
“情况怎么样?”云栖栀也慢悠悠过来了。
分队长李兴朝她一敬礼,然后让开道路,催促后面的士兵赶紧跟上,不抓紧速度就没有晚饭吃。
抬着担架的四个士兵停在这儿,其他那些则是陆陆续续从旁边经过,碍于分队长和队伍纪律,没有人敢跟云栖栀搭话,但一个又一个,视线总是会在云栖栀身上停留。
那是一双双善意的眼睛。
q2实际上就是云栖栀从《星星谷》里取出来的特殊食品,魔法棒棒糖水或者其他形态不明显的属性饮品。翟嵇把瓶子塞好口后,也没往胸口内袋里放,直接挂在腰带扣上,轻轻拍了两下,说道:“没问题。”
旁边守着的士兵视线忍不住跟着移了过去。
云栖栀当然是非常信任《星星谷》里的产出的,这么一句象征性意味更大的话问完,就转头看向了担架上的研究员。
在外面显然是跌宕,这位研究员满脸的大胡子和污渍。戴着的眼镜碎了一半,用碎布包得严实,几乎看不清长相。头发乱成一团草窝,要说里面养着只蚂蚱云栖栀都信。
身上同样是黑一块白一块,半边裤腿没有了,整个缠了条大围巾,在脚踝打了结。他的双脚光着,缠着纱布,侧放在一边的手似乎是被用水冲洗过了,扎了针吊着水。
这批士兵们回来,带起了一点喧嚣。
q2灌完,四个士兵把还在昏迷的研究员一块带到火堆旁边保温,在1号分队长李兴的指示下,纷纷围着火席地而坐,有几位动作麻利的来来回回搬运速食袋,然后捏着手里已经撕开的速冻水饺包装,咽着口水等架在火上的几个炉子烧开。
旁边一些也没闲着。有的帮忙撕方便面袋,然后把调料包集中放在一块,有的则是低着头弯着腰扒蒜,旁边同伴等他扒完一头就抢过来丢进面前的蒜臼子里“哆哆哆”地捣,再旁边还有拿着装满酱油醋香油的小碗等着的,一边等一边往蒜臼里探头探脑。
刚才站着岗的3号小队士兵陆续从哨位走出来,路过中央火堆时拍拍兄弟同僚的肩膀,短暂交流两句“我刚才炫了四包泡面、一罐火腿和十二个饺子”、“艹!你肚子怎么还没爆炸”之类的玩笑话,然后迅速排成队,跟着3号分队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