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可没有人的抗性,植物连“意识”都没有,而即便是完全的冷库里,那也不是完全内外不通的,最起码也存在“空气”。
所以放在充斥着变异空气和变异水源(空气内水分子湿度)的环境下,那自然而然就发芽变异了啊。因为植物的本能就是这样,当环境内的温度湿度都适宜的时候,就会生长扎根的。
所以便出现了一夜过去,实质性作物全都“变异”的噩耗。
加强植物不现实,毕竟如果能让植物获得对变异物质的高度抵抗性,那现在的困境还算个啥?都能让植物出现抵抗了,那人体抵抗怎么还会不行?那既然人体抵抗都可以了,那这所谓的变异自然也没有危害了啊。
那创造优势环境呢?就如同以前医院病房的无菌隔离间?也不行,毕竟剥离病菌还容易,可剥离氧气呢?真空当然也可以,但那样人或者植物在里面就死掉了嘛。
再者他们还发现生物对这种“未知物质”存在转化高度依赖性。
什么意思呢?婴儿在母体内是被包裹在羊水里的,靠着脐带供养。出生后就要立刻拍拍屁股,把呼吸道“打通”,小孩就转化成肺泡供氧系统,可以自主呼吸了。
那这种情况下,能在小孩出来后,不拍拍,不剪掉脐带,把小孩重新塞进培养营养皿里,继续通过脐带供能长大吗?毕竟按照道理来说,婴儿在母体内就是这样的,取出来怎么就不行了?
又如同人的肠道内其实存在很多种“细菌”,在人健康的时候,不会伤害人体,与人完全成为了共生关系,一旦缺失还会出现异常症状。
这种未知物质早在人类还完全没有意识的时候便彻底侵入人体,而“人”不愧是最具有适应性的物种,完全无法适应或者无法达成平衡的人类都已经死亡,现存的这些,哪怕是普通人,其实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物质”共生,且现阶段无法剥离了。
如果强行剥离——先不考虑能不能,也会导致人体出现强性应激反应,如同过敏那样,一定程度上还足够致命。
现阶段专家们便面临着这种困境。
剥离的话能力达不到,并且剥了也许还是个死,且剥了也没地tຊ方生活。不剥是个慢性病,变异不说,而且说不准哪天就炸了,如同定时炸弹一样悬挂在人脑袋上,且不剥就暂时没东西吃没东西喝。
提升人体适应能力、强行共存的话,一个搞不好就是加速变异,让“人类”种群完全消失,且臣妾也做不到啊。
完全陷入了死循环里。
不负责任构想的话,假如氧气或者水本身突然被证实有毒了,在引发一系列讨论震荡之后也就那样了,毕竟被“毒死”需要多久没人知道,但一般普通人不呼吸只能活五六分钟,不喝水也就是三四天。
有毒就有毒吧,还能离咋滴(不是)。
当然,绝大多数专家们在意识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便直接放弃了相关方向,选择从其他方面开辟未来,比如说怎么能让“氧气”变回无毒状态。
是的,现阶段最火、最保守、相对来说后顾之忧最小的就是研究“未知物质”本身,看看能不能把毒菌改造成益生菌。
云栖栀听得叹为观止,也是在心里感叹,不愧是国家名下的研究实验部门,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就进展到这一步。
甚至一部分猜测跟小机器人那边说出来的已经有几分相似和对照度,“催化剂”本身含义恐怕就是如此了。
“而新东西这部分,目前划分成为了良性变异、中性变异、恶性变异和未分类。您应该能想到的,现阶段未分类占据90,良性变异更是连1都不到。各部门加班加点,数据处于实时统计更换阶段,只有按进度推进在二至三成后才会记录在档。具体品类保密,并且也是因为研究程度没达标,放出来都只有可怜巴巴的几行,过于影响形象,大众以及我们都只知道几种。”
“您的权限足够,我之后可以领您去查看——因为电线电缆这一类埋在地下的都被一同垮塌损伤或者腐蚀了,出于保存和防止泄密等的缘故,现在最重要的文件都为纸质,封死在塑料片里放在铁盒中供查看的。单页单片,不能实手触摸,要不然我就直接传给您了。”队员表情有些歉意。
云栖栀倒是能理解:“我确实挺有兴趣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什么时候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