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栀点头。
这确实完全没错误。
不但要补充这些,还有些其他的,比如说典型例子盐,时间长了没有摄入也是会出现严重问题的。
“有一种‘生物’,跟人类大概有67左右的相似度,是在栀栀你不了解的隔壁星系生存着的——你可以把他们粗略理解为‘精灵族’。他们和人类长得差不多,更白更匀称,也已经进入科技侧了,以食素为主且基因里都非常会培育植物。他们活着也需要吃东西以及补充微量元素,其中有一种叫‘感孢子’。”
“感孢子?”云栖栀疑惑重复。
“对。他们那边——你还是可以理解为精灵族,精灵族的植物跟人类认知里的不太相同,据说他们的星球上一开始全都是‘海水’和拼不成块的沼泥,是母株也即‘世界树’越长越大、越长越深,用根系收拢了越来越多的土壤后才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陆地’。而一代代过去后,精灵才像人类一样逐渐产生。一开始的精灵和其他飞鸟走兽一般是靠着母株的叶子成活的。但精灵越繁衍越多,底下的全吃完了新的又没长出来,没有办法之下,他们的世界意识又正好升级,彼此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云栖栀好奇:“之前不是共生关系吗?比如说母株给叶子让食草动物吃,动物的粪便或者死掉后的躯体成为养分供给母株什么的。”
小机器人摇头:“没有这么简单。那边的水里面有几十种类似于稀硫酸一般的腐蚀活性微生物,‘水’的组成结构也不同,因为这样的特殊水源限制,像人类理解的普通植物根本没法成长起来,而母株其实也是无时无刻不忍受着根系被侵蚀的折磨。只不过它长得特别大,皮也被进化到特别厚,有了一定耐受度且陆地上的动物也确实提供了些养分这才勉强能撑住而已。”
“世界让母株诞生很基础的‘自我意识’,然后让它和精灵们通过一些途径逐渐‘发现’,其实这种侵蚀性微生物也是有天敌的。按照你能理解的意思,就像是土壤环境过酸了就要补充碱,类似tຊ于石灰水。如果树里面长虫子了就要喷杀虫剂等等。而这些强酸性微生物的天敌自然就是全碱性的感孢。只要一片区域里面的感孢足够多,酸性微生物就会无意识远离,毕竟微生物嘛,本质上没有脑子,只会最基础的趋利避害而已,如果这片环境会‘伤害’或者影响它们,自然就会去另一片区域。”
云栖栀就突然想起了化学室里面曾经做过的细菌培养皿实验,着实很像。
“而感孢又到底是个什么呢?说起这个就又要提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除了后期长出来的部分青杂草和野菜,那边星系里的所有可食用作物全都是经过母株允许、从它身上分出来的扦插株。全都是多年生、具备基本情感意识的特殊形态。如果说母株智商有六七岁,那么它们就像是几个月大的小婴儿。没被允许便直接劈下来栽种的全死了,根本养不活。”
“他们越用心去培育,这些婴儿苗就会孕育越多的嵌合苞。这时候的嵌合苞是空的,当采摘季来临,精灵族们举行仪式,并承诺保证果实是将为更多的精灵延续生命、他们将以虔诚的姿态对待所有收获后,果实能够被很顺利且更饱满地拿下。而这些扦插株就跟弱化版的母株相同,仍旧能跟分离出去的果子和枝叶发生水波型反馈。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你可以拿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粗略理解。如果食用这些作物的精灵没感情,那么就无事发生。但如果精灵以非常专注且非常珍惜的态度来对待或者食用,只要是充足充沛的正面情感——不管这些果实距离原产地有多远,都可以瞬间‘激活’它们的接收点:嵌合苞。嵌合苞便能逐渐孕育出感孢。”
“整个星球都是强酸环境的,这种情况下尽管精灵也跟母株一般有勉强激发出来的基因适应,但他们本身还都是敏感体质,必须保持酸碱的相对平衡,所以母株需要感孢、精灵也需要。如果不直接取用,而是等待感孢达到一定程度,彻底成为成熟孢团后,取出栽种到地上,就可以成为新的、独特的作物株,不但可以自发稳固,完全成熟后还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身边的土壤环境——这是那片星系里母株和扦插株唯一的正常‘繁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