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说这个,还能聊什么呢?
云栖栀不想让老先生一辈子被她的“死”困住。
但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个七八岁的小孩没有任何私心,只是单纯为了救她奋不顾身, 然后那么惨烈地死在她面前, 都被炸出来肉块块了,午夜梦回间, 往事翻涌上来,她也是根本承受不住的。
有些东西可以随着时间流逝,但又有些东西,时间是抹不掉的。
于是云栖栀便试图讲自己这边的经历和打算,一开始磕磕巴巴,后面便逐渐流畅起来。她没有说自己的金手指,只是含混地表示自己激发了“储存物品的特殊能力”,然后从囤货到选择密山,再到人员死亡、异能和重建,医院、实验室以及未来的食堂、超市以及学校,又谈及现在的温室和工厂,重点提了提那个已经在备货阶段的夏季特殊布料的服装厂。
李辉蓝听得很认真。
当然,虽然一老一少都是科技专业员,但李辉蓝毕竟年纪和经历在这里,因为地位和才能也是“见过世面”的,灾难战争后更了解了不少东西,他比起来云栖栀要更有经验些,此时也是指出了些关键点,并且非常赞同翟嵇的“温室植物园”以及“冬夏交替”想法。
“在了解土壤污染的时候……污染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然后因为现在星球的超额利用度,所以必须要多方面原因共同考虑到。”
他说道,“比如说因为自然大循环,举个例子吧,简单来说,你应该知道雨雪是地面以及海水等等水蒸气上浮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地面和海洋污染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地面海洋所‘产生’的水蒸气也带上了污染,上浮后变成雨雪再降下来还是污染的,污染性酸雨就是挺典型的例子。”
“然后还是因为地面以及海洋源污染,所以地上走的动物和海洋里的鱼虾体内也带上了,不但人吃了会积累,由它们为部分原材料而制造的农用粗制化肥之类的自然也tຊ有,施在地里自然也连带上了。”
“那么土地——本身地面就是污染的,天上的雨也是污染的,土肥料也是部分污染的……所以叫综合性治理和各方面总结情况梳理原因。也是因为土地越发变低的利用性,当然,因为这本身的根基性,‘土地’是不会被‘取消’的。就如同人虽然可以住在车里、住在胶囊房甚至睡在桥洞等等,归根结底都是需要‘庇护房屋’,衣食住行,所以粮食作物、房地产这类才被称为支柱型产业,是不会随着科技进展而发生根本性动摇的。不过水培、营养液植物工程也会是‘部分情况’下的大势所趋。更何况你那边的土壤污染是‘超能力’造成的,更麻烦、解决起来跟困难,这一点你那边的经理同样是很有远见……我也是在深入了解土壤污染后才意识到的。”
“然后就是几十年前都快被讨论烂了的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国际阴谋以及恶意扣帽子的事跟咱们现在的话题没关系,所以姑且不提。但温室效应这本身确实是存在的,‘全球变暖’也的确有迹象。”
“一般人理解里就是北极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一些海平线低的国家给淹没以及冬天越来越短、越来越不冷之类,但其实后者是错误的。不管是温室效应还是连带着的全球变暖,它们本质会让星球整体各地方的气候重新打乱洗牌和‘极端’,比如说这里原本是温带季风气候,往后可能就会变成热带沙漠气候和寒带苔原气候并存——只是举个例子。会表现出让夏天更热冬天更冷的两极化,而不是直接进入‘洪水世纪’或者冰河纪年,当然,这个再过十几或者几十个世纪也很有可能。”
云栖栀若有所思。
李辉蓝:“你哪儿即便成了魔法世界,但基本的变化原理以及自然动态,我认为应该还是保持着大致规律的。不太可能今天是零上50度的高温,明天就成了零下50度,后天又回归了零上50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云栖栀明白他的意思。
比起翟嵇那种令人有点发窘失笑的“命运绝不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我们”笃定感,老先生是以相对科学的角度来切入问题的。但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冬夏交替的可能性极大。
不得不说,云栖栀确实更安心了许多。
翟嵇当然很厉害,特别厉害,小云老板同样非常信任他,但李辉蓝教授又是不一样的……怎么说呢,就像是医学生谈及南丁格尔和白求恩,哲学系聊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文学鉴赏系谈《红楼梦》和曹雪芹,电影演艺系聊《泰坦尼克号》,电工戏谑玩笑聊不拉地线、生死看淡,农业系天天做梦恐惧自己的“论文”被偷拔掉吃了、宰掉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