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伯管武馆事儿,二表伯、三表叔、四表叔管铺子事儿。
庄子则直接交到了舅奶奶那边管理。
这是陆微雨了解到的曾家情况,觉得这样管理明确是很不错的。
尤其家风纯良端正,没有后宅争斗、阴谋算计,一家人都能齐心和睦。
就是武人气息太重,经营之道不熟练。
她在家时就知道,父亲为曾家的生计很费了一番心思。
好在总算几个表叔伯慢慢懂得经商门道了。
出门前,父亲说过,他给祖母在阳城开的铺子,是一家布庄和一家首饰铺子。
以前扶持曾家开的铺子,是一家杂货铺、一家酒楼、一家茶楼。
前些年又新增了一家绣坊,这个是交给二表伯娘在管,毕竟她是曾家绣艺最好的一个。
大表姐嫁在阳城本地,夫家是开私塾的。
算是武人家女儿嫁到了读书门第,在当地也曾是一桩佳话。
父亲给她添妆是一座成本约三千多两的田庄,曾家的陪嫁是什么她就不知道了。
按理儿有着几家铺子和田庄的曾家,在阳城应是大户人家了。
但因不善经营,儿女们多,将来嫁娶就是很大的开销。
再者或因家风便是节俭,曾家并没有仆从如云。
只有长辈们身边有丫环婆子伺候。
儿郎和姐妹们除了有过奶娘,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没有娇惯之气。
或许,这就是她刚接触到曾家表兄弟姐妹们时。
觉得他们纯朴、善良、开郎、活泼、没那么多规矩的另一个原因吧。
夜里,陆微雨和年前满了十三岁的三表姐一个屋,又说了许久的话才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