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两斤、五斤、十斤还是五十斤,小坛还是大坛,都按三百文一斤定价供应。”
“作坊也要有利润可图。”
“作坊赚到钱,才有本钱继续拓展新作坊,因而也要当作一档子生意来做。”
“不能只当作是酒楼的供货方,它不是酒楼的大厨房,不能只算成本、不算利润。”
“酒楼的进货价就是三百文了……”陆微雨迅速算着两边的帐目。
“再算上酒楼经营的其他成本分摊,一斤卖出的价就不能低于五百文。”
“酒楼客人按一壶酒算价,也可按半斤装、一斤装来算价。”
“加上各项成本,你和酒楼的人商量一下怎么定价好。”
“客人带走或是把酒楼当作酒庄来进货,都按这个报价。”
“若有几十斤、几百斤进货的情况,酒楼进货是三百文,酒楼要赚多少合适。”
“都要预先商量清楚,不要一会一个价,或是看人下菜碟。”
“通过酒楼进货的就不要转到作坊来了,作坊是作坊出货,酒楼是酒楼出货,分开经营。”
“上酒楼零卖的价、客人带走的卖价、客人或别家大量进货的价,都要预先清楚。”
“还有酒壶和小酒瓶、酒坛子能否多次使用?能或不能,都要将成本算进报价里去。”
“不能说如今酒楼生意不好、地段不好,就不敢报价。”
“咱们酒好,肯定会卖到其他酒楼和酒庄的。”
“到时酒的口碑起来了,却因咱们酒楼不敢报价,影响到别家酒楼和酒庄的生意,可就不好了。”
陆微雨提醒着林胜华。
林胜华知道酒楼与酒捆绑成一道招牌。
但酒却并不局限于自家酒楼,自然也要考虑别家买卖的情况。
当下连忙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