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对于这场危机的应对一如既往地软弱。

元丰帝昏迷卧床无法发号施令,负责监国的二皇子和贺丞相又针锋相对、意见相左。

多方商量过后只是发出了谴责与通缉的诏书,痛斥宋曦是狼子野心、罪不可赦的乱臣贼子,同时还大肆挑拨民间舆论,拉拢无数清流和书生诋毁宋氏的名誉,定北侯的满门抄斩也被扭曲成理所应当,多亏圣上明察秋毫才发现了宋贼的阴谋!

不明真相的百姓们群情激奋,转头便开始支持朝廷出兵平叛。

只有少部分人在私底下质疑,猜测宋曦是为了报仇雪恨才会攻占西北。

京城内轰轰烈烈地连闹了数月,最终也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行动,除了让各方势力多收获一些支持和人手,半点准备出兵西北的迹象都没有。

无论是势头强劲的二皇子或贺丞相,亦或者是其他潜伏在暗中的秘密势力,各方的共识都是先把皇位争夺下来,至于西北百姓的死活和战乱可以容后再议。

郑家和贺家都隐约察觉到皇帝的心计,知晓那老东西不准备将皇位传给他们两家的血脉。

二皇子或五皇子想要顺利登基,除了暴力逼宫之外没有其他的途径。

老皇帝性命垂危、意识昏沉,根本经不起他们用武力手段威逼胁迫,为今之计就是将京城的武将尽可能收为己用,等到逼宫之时也能多几分胜算。

京城的夺嫡争斗一触即发,自然就分不出精力应付西北的叛乱。

可大周的地方势力却对宋曦十分关注,认为宋家军的崛起比皇权更迭更值得警惕。

尤其是与西北两省都接壤的蜀地,对于宋曦的战力和事迹有着更清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