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他自己目前还在被朝廷通缉着,出了延州就会寸步难行,只得派遣风羽率领风组暗卫,先行前往西凉建立情报据点,暗中观察和打探与甘州失守相关的事物,方便将来进一步行动。
俞氏姐弟在延州的变相赈灾有些引人注目,周边地区已经开始有不少人涌入府城采买物资,其他的临近州府只怕也会慢慢注意到这里,他们不得不提前防范其他势力插手延州。
延州位处西京与俞林之间,西京乃是秦西的省治,而俞林又是抗击北狄与鞑靼的另一个前线,两地的水资源和粮食都非常紧张,若是发现历来穷困的延州在旱情下过得这般轻松惬意,恐怕会生出不少怀疑和算计。
尤其是西京知府和秦西布政史,西京知府郑修然是二皇子的表弟,而秦西布政史范元青是皇帝的心腹,两人都是城府深沉、贪婪狡诈之辈,想要对付他们恐怕得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俞林府的镇关大将谭子骞心性正直、忠君爱国,与定北侯宋昊苍曾是至交好友,可宋曦如今是朝廷要犯,身为保皇党的谭子骞说不准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无论对方与父亲有多么深厚的交情,宋曦也不敢贸然相信或投靠任何人,谭子骞是否值得信任还需要经过调查求证,他会先确认对方的品性与想法之后,再酌情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宋曦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让雷斌带着雷组的大半暗卫前往西京部署据点,实时监视秦西布政使司和西京知府的最新动向,并定期将查探到的消息传递回延州。
剩下的雷组暗卫则由雷五带领,前往俞林建立情报据点,伺机观察俞林的所有情况。
第120章 六合山庄
安排好接下来的计划之后,一众下属纷纷领命出发,各司其职向着秦西各地奔去。
宋曦则继续留守延州,为刚刚掌控的五万兵马制定全新的训练计划,让这批作战能力太过平庸的将士彻底脱胎换骨,成为纪律严明、实力卓绝的精兵强将,就像当初父亲所统领的宋家军那样。
除此之外,宋曦也在积极地充实和强化自身的能力,藏宝阁内的武学秘籍他都已经修习了大半,俞雅岚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历代兵法战略更是令他手不释卷。
为了尽快拥有能够与朝廷对抗的实力,宋曦夙兴夜寐、勤奋不懈,努力进取的势头令所有人都赞叹佩服。
俞氏姐弟也备受鼓舞,操持各方面的事务愈发勤勉认真,生怕赶不上宋曦的进步和需求。
俞雅岚特意给六合山的私兵和延州卫的将士都更换了铠甲武器,各种轻便结实的行军装备也毫不犹豫地安排妥当。
其他地方的大周士兵还在忍饥挨饿地艰苦度日,宋曦的兵马却早已过上了羽绒衣御寒、自热军粮随身携带的半现代化军旅生活,每个月甚至还有剩余粮饷能寄回家中供养亲人,待遇比从前更胜百倍。
虽说宋曦的练兵方式既严苛又疲累,对将士的综合素质也有极高的要求,但所有的兵将仍是发自内心地对宋曦敬重感激,因为宋氏新主确实大大地改善了他们困窘的境况。
在大皇子麾下时众人都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面临辛苦的操练,负责管理私兵的将领能力有限,带出的士兵战斗力低下且不说,平时对于士兵的伤亡和困境也基本都视而不见。
如若有人在训练或任务中不幸身亡,大皇子连抚恤金都不会发放,只是草草地将人扔到乱葬岗丢弃,然后再从其他地方悄悄征纳壮丁,补充私兵营地或延州卫损失的兵力。
傀儡丹的控制只能让人保持忠诚不二,宋曦的统御力和周全照顾才是令将士们真心臣服的原因。
何况对方还拥有在大灾之年维持正常供给的神秘实力,所有的将士自然更愿意投靠这样的明主。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又是一个凛冽的寒冬。
历经三个月的努力建设,六合山的建造项目终于全面竣工。
俞雅岚按照习俗挑了个良辰吉日,带着宋曦等人正式搬入六合山居住。
建好的山庄一共占地六百多亩,所有的建筑物均由钢筋、混凝土和各类石材组成,二十多台建筑机器人夜以继日地疯狂建设,才最终成就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大型山庄。
山庄的外层围墙高达十八米,边界四方还设置了六个哨站,哨站之内装备着可供远程攻击的特殊弓弩,俨然就是一座攻守兼备的战斗堡垒。
山庄内部设施完善,具备了居住、议会、习武、医疗、种植和养殖等功能。
中心住宅区是一套五进的大院,主院设有一座三层楼阁,主要用于会客、议事和用餐等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