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可他后来无数次的想起佛陀,于是他清晰的认识到了,董鄂氏之于他,就如同耶输陀罗之于佛陀一样,是那根暂时将他们留在俗世的线。

可不论有没有她们,他们终究还是会出家的。

他自小到大,脑中千百次的感觉自己不该生活在皇宫那样的地方。

他与整个皇宫格格不入。

他像个误入歧途的旅人,生活在错误的地方,那种孤寂与生疏感让他内心不安至极,日日夜夜啃咬他的内心,让他无法自处,所以他的脾气暴躁易怒。

这种暴躁易怒,在他翻阅佛经时,会消减很多。

他也在那样的平静中,不止一次的生出过出家的念头。

只是后来遇见了董鄂妃,姑且还算能说上几句话,他以为也许是之前的人不懂他的心,所以他才会有出家的念头。

他可以再等等的。

只是,也许他命中注定与佛有缘,他们的孩子与她都早早的死去。

于是,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任何线能够留下他——他的后妃与孩子并不需要他,他的额娘与他离心离德。

没了他,也许对他的额娘、后妃、孩子、臣子、江山这一切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了。

他在出家后,也曾生出过这样的念头,若不是她与孩子死的那般快,他或许会和佛陀当年一样,抛家弃子也一定要出家。

耶输陀罗和佛陀是累生累世的夫妻情分,又有孩子傍身。

可佛陀注定是要出家的,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他。

他想,他可能也是一样。

只是,她终究死得太早。他的猜测已无从知晓答案。

北平城中紫禁东,杨柳随风客已没。

瘦马枯藤红阳斜,辜负美人恩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