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是一头捕猎经验老道的成年大虫,她还真不一定能够瞄准要害,一击毙命。

她扛起大虫回到河沟村边缘,担心会被人看见惹来不必要的骚动,她就找了处草丛掩盖好大虫的尸体。

然后跑回村子找到一猎户家,跟他谈好条件后,就让他带齐剥皮分肉的工具跟她走。

处理这头大虫,郑曲尺没花钱,只给了对方一条虎腿当作报酬。

虎肉好不好吃郑曲尺不知道,但自小被教导要保护野生动物,杀虎算个意外,但吃虎肉她是咽不下了,所以剩下的肉都被她拖到县城里全卖了。

有了钱,多买几只烧鸡烧鸭它不香吗。

至于虎皮她从猎户那里打听过,能卖大价钱,自用太奢侈了,她卖了这一张皮,就能买上好几件别的大衣。

福县有供摆摊的街道,一溜两排过去都是或蹲或席地卖东西的人,全都是些土套碗、编制篓、麻布等常见常用的生活品,卖皮毛的也不少,就是女子出来抛头露面比较少见。

估计一条街,除了一两个老婆婆跟中年妇人外,就只剩下郑曲尺这么一个年轻女子过来。

她入乡随俗,也不忸怩怕人瞧,摊开虎皮就蹲在那里,一边啃大哥给她蒸的菜粿干粮,一边等开张。

周围人都在吆喝着生意,这是地方特色,现代有小广告,古代就有叫卖人。

古代人民智慧多,他们卖东西也不是一味就等着客人摸上门,还有靠嘴来吆喝做广告的。

将所卖的货物特色与品种,通过声情并茂的声腔一起传播出去,路过的人不用找,光听就能知道这附近路边小商贩都在卖些什么东西,都有些什么特色。

可她没有学着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