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第一个早熟的南瓜要用来留种,尤语没舍得摘几个来尝鲜。

临近端午节,尤沟扁村两百亩大棚“老尤家”沙瓤番茄,进入了丰产期。

端午节前一天下午17:00,尤语正在给公司员工们发粽子和过节费。

山城火锅协会会长贺咏枝女士,带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助理突然来访:

“哈哈哈,小尤,你不会怪我,今天不请自到吧?”

“贵客临门,欢迎至极!”尤语半点没在自建房办公的公司而难为情,坦然相迎。

贺女士是个很讲究礼节的企业家,哪怕来考察供应商还给带了伴手礼来,对尤爷爷和尤奶奶也很是客气。

老房子的客厅办公室一目了然,没啥看头,尤语带了两人回隔壁家中。

“听说你们村儿的番茄已经上市啦?今年的品质怎么样?”才刚坐下来寒暄了几分钟,贺女士就等不及直奔主题了。

“您要是不累,我马上带您去地里瞧瞧,今年春旱完了又夏旱,番茄甜得很。”

“说得我流口水,走,咱们去地里摘几个来尝尝。”

“幸亏您是下午来的,每天上午十点前,九成熟的番茄就被摘了个精光,晒了一下午应该能摘一些八成熟的。”

“那我可有口福了!”

村里最近的大棚番茄地,离尤语家约莫有二十来分钟的步行距离,尤语边走边给贺女士做介绍。

“我们村儿有十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约有五十户人家,人口两百人左右,全村外出务工的只有两人(尤立军和叶桂梅)。

村里适合种菜的沙土地约有一千五百亩,良田一千亩。今年春季大棚菜有一千亩,除了沙瓤番茄,苦瓜、茄子、黄瓜等蔬菜也正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