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被皇上钦点在翰林院学习,做了不到一年的翰林院修撰,就晋升为侍读学士跟着母妻都得到了诰封。
可以说,黎大人的这条路,正是所有读书人认准了的青云路。
而周健安有幸曾经跟黎大人是同窗,不仅有同住还有曾经一路同行的情谊在。
他就想着,早些去京城如果能够见到黎大人,跟他求取一些经验到时候参加会试甚至有可能参加殿试是不是会更加的便利一些?
经历过一次的周健安深深地明白,进京赶考学识固然重要,但是你的见解能否得到当今天子的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他并没有如同黎修平方青青猜测的,等秋闱结束出了结果说不定会和考中了的梁俊杰结伴一同进京。
反而是提早动身,甚至是打算在京城过新年了。
与周健安同样想法的举人老爷们其实不少,其实是周举人原本家里条件就不差,因为他举人老爷的名头更是多了一些福利。
因此,也不用担心多在京城住几个月所需要的花销,反而是和别人一起结伴同行在秋闱还没开始之前已经动身出发了。
无奈实在是路途遥远,哪怕都提前做好了准备路上盘缠充足,这次照样是跟着商队一同进京的周举人也是耗费了半个多月才到达京城。
与他同行的是这三年在府学温书结实的同窗好友,照样是学识尚可家境不差,更因为知道周健安与黎大人熟识多存了几分结交的心思。
当然了,周健安并没有想到那么多,一路上与同窗除了探讨学业知识两个人聊得最多的也还真就是黎修平黎大人。
实在是黎大人的经历在他们府学乃至整个省城都传遍了,是他们所有读书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