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么一折腾,居然装了满满的一车,加上好些书籍以及书信。
都托给商队,一并送回去,这会儿就连黎老头石氏都不心疼那个银钱了。
反正都是一次性的结算,青青跟她说了,多带一些东西还要更划算。
除了黎修平写了几封书信,方青青代笔,也帮着公婆还有大嫂二嫂都写了家书一起带回去。
让他们意外的是,这边商队从京城出发不久,黎家人也受到了许多东西。
大包小包的,都是方家准备的年货,各种熏制腌制的腊肉腊鱼腊肠更有一些晒干的野味。
按照脚程计算,老黎家这边托付的商队才出发不久,根本就还没有到安顺县。
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并不是老家那边的人收到了年礼的回赠,反而是他们自己的心意提前按好的?
其中也夹带着一封信,正是方老四写的,他可是跟着几个孩子一起学认字。
到现在学识也不好,基本上只认得一些基本的常用字的,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歪歪扭扭很勉强才能看得懂。
在信中方老四说,这半年家里边都还不错,考虑到幺妹随着幺妹夫一家人都去了京城大概是不会回去过年的。
正好年前家里的一些东西拿去卖了,又因为这一年靠着幺妹教的炮制药材以及做小生意,多多少少攒了一些银钱。
方老四因为经常去县城,跟梁家老爷也算得认识的,也跟他们家的亲戚走商的那位打过不止一次交道。
知道他们年前还会托运一些东西去京城,因此方老四就跟爹娘大哥二哥三哥商量着,也要准备一些东西作为年礼给幺妹他们带过去。
于是就准备了这些,也没什么好的,都是自己家里产出的没花什么钱。
哪怕都是自家产出的,可这些都是荤食肉类,想要准备这么多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