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数,又添加了一些。
“三郎说过,到省城的话哪怕是坐马车也得一天,这到了就要是晚上了。干粮不好吃,要是路上碰着了合适的,干脆也买点热乎的吃吃。”
黎二郎热泪盈眶,知道这是沾了老三媳妇的光,整整一百文啊娘真是下了血本。
以前他从村里到县城卖东西,一天的功夫,娘最多也只给十文钱他响午吃饭。
还规劝,要省点,最好是十文钱花两天呢。
到达省城的时候,方青青坐马车坐到得腰酸胳膊疼,只觉得此生再也不想坐着马车赶远路了。
哪怕之前她经常步行一个时辰,感觉也比坐马车要强啊。
方青青再一次对古时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哀叹,以后真要陪黎修平进京赶考的话,这一路上可怎么活啊!
第129章 多余的
到达省城的时候,果然已经快要天黑了,而方青青已经没有了才出发时的精神奕奕。
主要是这个马车用来拉货的,一路上都是颠颠簸簸的,然后又没有可以遮阳的工具。
这个时候就非常佩服黎修平了,已经来回省城县城好几次了,每次他回到家也没表现出路远坐车不好受的模样。
这边黎三郎还在府学里苦读,他可不知道他娘的神来之笔。
黎家人也不是没考虑过托人捎口信,可是老三媳妇马上就要出发了,还不知道她和口信谁先到省城呢。
再则有黎二郎护送着路上好一些,也就没有找那个麻烦了。
一门心思沉浸在书山学海中的黎三郎根本就没有想到还有那一出,离正日子也没几天了,他每天睁开眼睛想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
夜里睡着之前,脑海里则是在琢磨今天学官指点的那道策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