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喝了三天的汤药,石氏感觉自己已经好了,这会儿正重新让三儿媳妇切脉复诊。

这个时候,却有人在院子外面叫门,方青青停下了自己的事情。

石氏去开门一看,哟,这个后生有点眼熟啊。

方青青却是记得,这正是上上个月帮着黎三郎送信回来的那位同窗,于是小声的跟婆母说了。

石氏眼前一亮,非常热情的把人给请进了院子。

知道是三郎托人送了东西回来,石氏一边让老三媳妇给人泡茶准备点心请人多等一会儿,又让最小的四毛去地里把爷爷他们叫回来。

既然人家帮忙带了信,肯定要请同窗帮着读信了。

顺便,也让老三媳妇给写一封回信,试试看能不能让同窗再想办法送到省城给三郎。

除了还在县城忙碌的老大老二媳妇孩子,其他的黎家人都回来了,齐聚在院子里。

非常期待的看着黎三郎的县学同窗,听他读信。

于是就都知道了,三郎在府学里用功读书,不但读书不花钱还得到了学官的赏识和奖励。

特别是看到那锭白|花|花的银子时,黎父的眼眶湿润,而心思更为细腻的黎母直接是眼里饱含着泪花了。

以前只知道读书有出息,也只是寄希望于将来,哪怕三郎考中了秀才可紧接着却是病了。

那段时间,所有老黎家的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及至现在,终于可以说是,看到了希望。

府学的学官也觉得三郎优秀,读书不但不花钱成绩好还要给他发奖。

石氏是既高兴又心酸,她又不是傻子,据说府学也有许多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