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夫子扶着童母,走了过来,行了一礼道:“今日多谢几位了,今日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童夫子知道苏家还有事儿,便打算回去,和童母一起好好地吃一顿饭。

苏老爹咂吧了口烟,说到:“夫子不用客气,我们家小郎还是夫子教导出来的,如今这性子越发的好了,感激还来不及,而且我们也没做什么,夫子不用在意,这天色不早了,你们母子再回去怕是有些晚了,不如就在这吃了吧。正好大哥来了,说不定有什么事儿呢。”

童夫子虽说是想要推辞,但是村长也拦了拦,童母觉得估摸着真的有事儿,再加上苏母在旁边帮腔,便应下了。

一行人进了内院,外面自有苏家的仆人们给围观的村民们发一些喜糖,喜果子,就当是小小的庆祝一下了。

进了内院,饭菜已经摆好了,正是趁热的时候。

一遍吃着,村长就问起来刚才的事儿了。

童夫子本不想做的,只打算在自家吃一吃便是了,毕竟,童家只有他们了,虽然是学堂的夫子,但是学堂算是个半公益性质的,确实不能有太多的束脩,勉强够夫子学习吃用的。

若是办一场宴席,怕是拿不出来。

童夫子委婉的推辞了。

村长说:“这事儿是夫子的喜事儿,也是村子里的喜事儿,更是您的那些小学子的喜事儿,夫子如今成功了秀才了,小学子们也水涨船高,夫子又是苏家村的夫子,这庆贺之事自然是有村里主办的,只是希望夫子能够出个面,让大家都沾沾喜气,来年也学着夫子的样,考个秀才回来。”

童夫子连忙摆手,说学子们都是好学生,学的也不错,明年肯定能够考个好成绩,但是摆喜宴便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