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个有眼光的,自己没看错人,郝如月热切地看向乌雅氏:“船都准备好了,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朝廷的禁海令刚刚解除,沿海已经动起来,八旗贵族们却仍然在担心不会游泳掉海里会不会淹死的问题。
不仅郝如月,皇上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甚至动了朝廷组建船队出海的念头。
毕竟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康熙也想弄出一个郑和来。奈何宫里的太监都不识字,文化水平太低,给郑和提鞋都不配,实在无人可用。
大清的根本是八旗,八旗都不支持,海禁怎么开还得怎么关上。
历史上就是如此。
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开海禁,在八旗中的支持者少得可怜,开海禁的好处一样不说,张嘴就是弊端,并且断断续续维持了三十几年。
到了康熙朝末期,康熙皇帝还是顶不住压力,因日益严重的“海寇”问题,再次关闭国门,给了沿海贸易致命一击。
其实闭关锁国不是从清朝开始的,在明朝初年就有了。
学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闭关锁国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穿越者,郝如月若是没赶上,或者根本不知道也就算了,可她偏偏正赶上,并且有能力扶一把,就做不到袖手旁观。
即便没有赫舍里家长房提前布局,郝如月也会想办法让他们加入进来,助皇上助朝廷一臂之力。
都说上头有人好办事,乌雅氏自打听皇后说起朝廷有解除海禁的意思,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