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是好,夫君很多好友都在那边,可臣妇从小在草原长大,很怕住不习惯。”更怕江南花红柳绿,迷了夫君的眼,看自己越发不像。
博尔济吉特氏虽然决定要去,还是忧心忡忡。
成亲这么多年,便是她再迟钝也看得出,夫君心里有人。
哪怕时间过去很久了,仍然让他难以忘怀,所以写出的诗词总是哀伤凄婉的。
她看不懂,也不想懂。
索性公公位高权重,婆母出身高贵,又是个闲不住的,每次出去赴宴都将她带在身边。
因大清始终保持着与蒙古通婚的习惯,即便皇上对蒙古姑娘不感兴趣,后宫的蒙古妃嫔少得可怜,却要求王公贝勒与蒙古频繁通婚,因此京城里的蒙古命妇并不少。
再加上博尔济吉特氏本身也是个爽朗爱交际的,参加过几次宴会便有了自己的圈子和要好的手帕交。
知道的自然比之前多。
嫁过来之后不得夫君宠爱,博尔济吉特氏心里很不痛快。后来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也渐渐地适应了平衡了。
大约是夫君命格不好的缘故,也可能是忌惮她的出身,公婆对她都很和气。便是她成亲多年没有子嗣,也并不肯催她,更不像别人家的公婆那样,磋磨无宠无子的媳妇,拼命往儿子屋里塞小妾。
府中上下也对她极为尊重。
再看她的夫君,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是京城出了名的大才子,还因才名被皇上选中做了御前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