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郝如月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太子搂在怀中问发生了什么,太子哽咽着说:“先生明日便不来了,换成老夫子讲四书五经。”
清朝皇子四五岁开蒙,六七岁进上书房读书。大阿哥今年才五岁,虽然早把三百千背完默写完了,也还处于开蒙阶段。
况且这时候宫里只有几个小豆丁,大阿哥五岁,太子三岁,三阿哥还不到半岁,并没有什么上书房。
皇上只在乾清宫南庑房辟出两间屋子来,给大阿哥请了启蒙的老师,在此上课。
她问过贵妃和惠嫔,两人都说皇子读书太苦,除非皇上要求,不打算让大阿哥太早学儒家经典,背书背到半夜。
所以明知道开蒙的先生只给大阿哥讲些名人故事,并不曾授课,贵妃和惠嫔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如此,启蒙教材怎么就从三百千变成四书五经了?
郝如月猜,多半不是贵妃和惠嫔的意思。
太子随了皇上的审美,从小就是颜控。这会儿听说英俊帅气的先生即将变成一个老者,好听的名人故事也要变成儒家经典了,幼小心灵遭受的暴击可想而知。
自从跑去南庑房听了一回名人故事,太子几乎每天都去,天天在那里用午膳。可见有多喜欢听故事,多喜欢大阿哥的启蒙老师。
思及此,脑中不由浮现出纳兰鹤立鸡群的身影,和他在善堂带孩子时的模样。
温和,儒雅,说话永远不紧不慢,如春风化雨。
大约有了善堂的经验,他才能把大阿哥和太子同时迷住吧。
给大阿哥换启蒙老师,应该是皇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