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要站着受审了。
等郝如月在留给皇后的位置上站好,受过众妃嫔的礼,太皇太后开口了:“哀家病了这些时日,多亏宜贵人悉心照顾,这才有所好转。”
郝如月恍然,难怪宜贵人无子也能封嫔,原来是走了太皇太后的门路,曲线救国啊。
历史上,宜贵人根本没做过贵人。而是经由小选进宫,先从宫女做起,然后乘着康熙十六年大封六宫的东风,旱地拔葱一跃封嫔。
别人从庶妃熬到一宫主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而宜娘娘从宫女到嫔位,只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可见有多受宠了。
这一世,宜贵人早早进宫,反而没那么得宠,否则放着皇上的康庄大道不走,何苦曲线救国呢。
正想着,郝如月感觉自己被各种复杂的视线包围了,这才从历史的唏嘘中脱离,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思路有些跑偏。
太皇太后这时候提宜贵人,可不是给她答疑解惑来了,是拿她这个正妻跟皇上的小老婆做对比呢。
看看人家宜贵人,虽然只是个贵人,心里却装着哀家。
你们再看看皇后,哀家的孙媳妇,哀家病了这么长时间,连一声问候都没有。
郝如月自行脑补了一下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忙站出来捧场:“太皇太后说的是。宜贵人孝心难得,皇上都看在眼中,这回大封六宫也是榜上有名呢。”
于是众人的注意力轻易被转移,很快从“看吧,皇后要倒霉了”,一秒切换到“封神榜上还有谁?有我吗?有我吗?”。
比起别人的八卦,大家明显更关注自身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