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并没有。
可能早忘了还有原主这么个人,可能还记得,却因为时过境迁不喜欢了。
不过郝如月觉得,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原主的存在,很可能只是一种象征。
象征着十四岁的少年天子拒绝被安排,拒绝被摆布,渴望一言九鼎,乾纲独断。
就像沙皇俄国彼得三世不爱叶卡捷琳娜大帝,却与身边的跛脚宫女通奸,就像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不爱戴安娜王妃,却与老女人卡米拉藕断丝连。
不是他们没眼光,也不是对方不够好,而是他们不想受人摆布做提线木偶。
不一样的是,外国那两个都是烂泥扶不上墙,康熙却是个狠人,只用了几年时间便手握天下,得偿所愿。
皇上得偿所愿,原主这个象征自然而然就失去了意义。
也就是说在这段爱恨情仇中,皇上早已转身,只有原主还留在原地,甚至为此香消玉殒。
死者为大,郝如月不想再评论原主什么,当然也不会继续留在原地,死守着一句承诺等待皇帝良心发现。
如果她可以嫁人,如果嫁人是一条出路,那么别怪她世俗,门当户对是必须的,人品才能也要出类拔萃。
如果有的选,她是颜控,还想嫁个美男子。
“睡沉了,放在炕上吧。”大嫂佟佳氏的一句话,将郝如月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郝如月将小侄子放在炕上,自有乳母照顾,佟佳氏便拉了她到外间说话:“说起嫁人,你觉着纳兰公子如何?”
纳兰性德么?郝如月眼前一亮,他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