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选上,那直接就是进入中枢,往后只要稍加留意,在官场上走循吏的路子,也能有个不上不下的前程,而选不上大概率就是外放为知县。
然而就在吏部准备敲定另一人的时候,沈寂开口将廖瑜留在大理寺,任正七品评事。虽然与主事差了四级官阶,却让廖瑜成功留在京城。
也算虚惊一场。
廖瑜和念娘了却心中一桩大事,特地请人看日子,再拉上千澜和易霜,一行四五人前去法善寺还愿。
千澜求财,那并不是说说而已。
去法善寺的前三日她便开始吃斋念佛,一连三日沐浴熏香,然后拉着易霜跑遍坊市置办了许多香火香烛,在对佛祖的诚意上,念娘自愧不如。
出发前夕沈寂得知他们要去法善寺,特地让近棋和伍六七过来护几人周全。
美名其曰保护他们,但千澜觉得更多的是喊上他们可以帮忙拿些东西,因为此行没带府里的小厮。
四月暮春,气候已然回暖。
法善寺在京城盛名已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与皇家寺庙相国寺齐名的,不过后来大楚建立,太祖皇帝是位不怎么信佛的唯物主义战士,朝堂民间有样学样,于是佛教在大楚的传播开始变得艰难,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停滞期,直到先帝驾崩,邹太后开始信佛,这才再一次的带动佛教的兴起。
这座百年古刹坐落在南郊霞山之上,远处看来茂密的树林遮掩寺身,寺庙一角如同出世高人般从几颗高松中显露,伴着阵阵佛门清音,意境悠远。
霞山山脚下本只有一个小村落,但数年来前往法善寺礼佛的南北之人多了,渐渐就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小镇,称作法善镇。
千澜他们的马车抵达山脚,但来法善寺的礼佛之人素来是弃车马步行前往,几人便在镇上找了处客栈暂时歇脚,一来二去耽搁不少时间,天色已近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