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大湾村自然也比其它各处的村子,相处得更为融洽一些。
多了这么一个插曲,往东边去的人又增多了不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都是一些闲不住的村民,跟着一起去瞧热闹呢。
赵时悦和张家的宅基地是挨着,就划在村子最东边通往麒麟军大营的道路边上,离着大湾村最边上的人家也只有三、四百米远,是个既不过分喧哗,也不过分冷清的好位置!
县衙规定,庄户人家划地基不按人丁多少,只以户为单位,一户人家最多只有一亩五分地。
人少的就住宽敞一点,人多的就住紧凑一点,要实在多到住不下了,那就分成两户、三户、或是更多户。
这样自家的房屋宽敞了,衙门分摊劳役,征收户籍税的时候,也同样更“宽敞”了。
张家人那一亩五分地打算参照着村长家的四合院来建,坐北朝南,正房三间,东边两间厢房,西边修一个灶房,再搭一个茅房,再有其它的,那就以后再慢慢添置。
这对鲁公尺师兄弟几人来说,基本上就没什么难度,再问问一些细节,便没什么可说的了。
重点还是赵时悦这头。
赵时悦没学过建筑设计,但她见得多,想法也多啊。
按照她的想象,这房子最外面,得是高高的青砖院墙,院墙上最好爬着一些月季花、葡萄藤之类。
大门得又宽又结实,进了大门之后,是一个小院儿,院子里要搭一些秋千架、滑滑梯之类的游乐健身设施。
小院北边建三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