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大瑜盐巴的来源主要是海水晒盐,因大瑜海域辽阔,海盐产量也很大。

直到三年前,不知从何处流出一种湖盐,湖盐滋味与海盐基本一致,但颜色上会有一点细微差别,细品之下还能尝出一点鲜甜,价格和海盐相比却只低不高。

人们也想用湖水晒盐,可不知为何,他们晒出的湖盐又苦又涩,水腥味尤为明显,不管怎么加工,也没办法改善这些缺点。

长久以来,湖盐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

关先生门路广,也只知道明家商行有湖盐在售,至于明家的湖盐从哪里来的,就无从查证了,哪曾想,这湖盐竟是来自草原。

他忽然明白:“难怪明老板从不缺银两,那么多盐铁,次次都能一次付清。”

想明白这点后,他的态度没了一开始的坚决,分明是动了心。

狄霄没有催促,只又给他添了一盏茶。

许久之后,只听关先生问:“不知明老板想要多少铁器?”

“越多越好。”狄霄毫不犹豫,“无论是兵器还是农具,铁锅也行,只要是铁制品,我都要,关先生能弄到多少,我就收多少。”

“事成之后,我可与关先生签订湖盐交易的契书。”

关先生说:“我尽量试试,但明老板也做好心理准备,这种情况下,能弄出多少,我也说不准,至于湖盐生意……我还要向主子请示。”

“可。”

两人敲定交易细节后,关先生忙着去活动,率先告辞。

关先生离开不久,狄霄也从茶馆离开了。

他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又找了家客流量比较大的餐馆,要了两碟小菜一壶清酒,坐在大堂,似是在听说书先生讲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