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余莲倒是不知道自己才离开没多久呢,村里的老人们就玩起洋气的烤箱面包了。

“奶奶说昨晚上下了一点小雨,山里也没人捡蘑菇啦,让我们去茶山那边看看,这会儿应该还有没烂掉的茶树菇。”

余莲背着小背篓,背篓里还放着一把小巧的药锄,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时不时回头看看楚青鱼。等确定楚青鱼走得稳稳当当,余莲才减少回头张望的频率,开始左右往草丛里瞅。

楚青鱼是真好奇了,“你们这边山上不仅有果树,还有茶树?”种茶的话可是很挑土壤和气候的,应该没人一拍脑袋就随便投资搞茶山吧?

余莲虽然在乡下长大,可对种植却并不怎么精通,闻言并没有多想,只是实话实说:“有的可真不少。”而后掰着手指头数起来,楚青鱼一听,种类得有十几种了,不仅有茶山,还有经济竹林,药材黄精田等。

“这些都是村里年轻人回来弄的,这几年不是都流行回乡创业致富嘛,可惜都是虎头蛇尾,亏得负债累累又全家出去打工还债去了,留下一大堆没人要的东西。”

余莲叹气,“之后再来的就是外地老板了,按照经验,不少人都是冲着当地政府补贴来的,要不然怎么可能一点不在乎种下去的东西能不能收获,三年一到就见不着人了。”

刚开始余莲对此还很纳闷儿。

别的不说,特别是果林花椒林竹林等,三年后才刚开始有出息的时候,怎么那些人就不声不响地不要了呢?直到后来去江城上学,所见所闻多了,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余莲看见一小片野苋菜,停下来专挑嫩尖儿掐:“村里人还都说那些老板是傻子,山上刚有出息就不见了,因为最后一年的地租都拖欠着没给,大家就把自己地里的占了。”

其实啊人家老板才不傻,初衷就不是那三瓜两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