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坛祭天, 祈求庆国风调雨顺,出兵得胜,福泽百姓。

封长子顾瑞霖为世子,长媳江云娘为世子妃,长女顾清莹为长宁郡主,幺女为常安郡主。

庆安王称王之后,并没有大肆庆祝,奢靡铺张,第一时间规划了文考武考的时间,并下放制度规则。

鼓励民众北迁,开荒分田,减免赋税,还开放了举荐制度。

也就是,从前没有身份资格考试的人,如今可以通过受人举荐,考核等途径做官,讨差事。

一系列的制度下发旨意,原州城内的百姓先沸腾起来了。

平民百姓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北迁开荒分地,还能减免赋税的政策上,好些家中人口多,却只能靠给人做佃户的人家便动了心思。

但又怕北面情况局面不好,举家迁徙便是搏生死。

有些聪明又想的明白的,便将家中青壮子嗣,分出一半,连夜收拾了行装,都不等新年来到,顶着严寒北迁。

如此一来,北地若是好,来年他们便可举家北迁,若是不好,现在的饭碗也不至于丢了,到时还能退守。

没过几日,城里城外便都有人背着包袱,拉着板车,开始北迁了。

那些原本不看好北迁的人,心里也开始动摇。

而家中稍有家底,孩子读过几本书,习过武的人家,又想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家里为商籍,孩子们就没了科举这条路,要门四处使银子,攀关系,将孩子的身份换上一换,走科举之路。

但这一条路的前提便是,家中得有足够的家底,能够攀上很硬实的关系。

不能走通这条路的,那便只能投身,寻靠山,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给权贵,做个门客,贡献了银钱,却还会遭受冷眼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