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顾瑞霖的支持,江云娘立刻吩咐人前去准备。
顾瑞霖已经连续三五天请回原州城的旨意了,皇帝依旧不肯搭理他。
镇北侯府又办了两场丧事,有人不经意间,提起了顾家先祖的事迹,很快就有人关注到了顾家那忠义的名声。
顾家的规矩和这规矩是怎么来的,还有顾家这几十年在边疆立下的功劳,桩桩件件的被人茶余饭后都补齐了。
这些天就连那些说书的,都说起了十几年前,顾家那惨烈一仗,顾家多少儿郎命丧战场,又是如何将原州城保下的,还有侯夫人杜娘子巾帼不让须眉,苦守原州城的事迹,都被大家翻了出来。
说到悲壮之时,闻者皆是涕泪横流。
也不知说到第几天时,就有人说起了,顾瑞霖日日在朝堂上请旨回原州城与父并肩御敌,却屡屡被驳回的事情。
此时便有人说起了皇帝对顾家的猜忌,又有言官醉酒之时在花楼中与人说起,顾家世子与世子夫人为何要来盛京的事情。
“说是前来谢恩,那事实上,就是咱们的陛下怕顾家反,让两位入盛京为质呗!”
“害~这明眼人都能瞧的出来,还至于在这里说?”
“要我说,顾家若是想反,早就反了,何必等到今日。”
“那可一不一定”
“哎哎哎,各位慎言,各位慎言啊!”
人就是如此,越是知道这件事情该慎言,却总有人在各种场合提起。
这阵风终于在漠北开战的消息传入盛京之时,彻底刮入了朝堂之上。
顾瑞霖已经连续请旨半月,在战报入京这日,长跪在了殿前“请陛下准臣回原州城与父并肩抗敌!”
“请陛下允准顾世子回原州城,与镇北侯共同抗击敌寇。”
有言官看不下去,站了出来。
“此番不同以往,大贺氏联合数个部落,集结三十万兵马,镇北侯虽勇猛,却也不似十几年前那边年轻力壮,顾世子此番回去,是为了父兄之情,也更是为了北边的百姓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