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给他增加了不少难度,看来,要想见到那位老夫人,还真不容易。
观察了一个多小时,楚星辰就撤了,今天过来的目的主要是摸下情况,至于其他事,还得好好谋划下。
……
清早,王潇潇又早早出门上班了,今天她得将所有的事都处理完,然后动身回京市。
紧赶慢赶,终于在下班前,她完成了所有事。
随后她直接向院里请了一个长假,回家后,简单收拾了下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火车站,买上了最早一班去京的火车。
坐上火车的那一刻,她心安稳了下来。
也是在这天,新华社的早报被读者抢着卖光了,只因这天的早报上登了一则让世界都震惊的消息,华国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飞鹰”的战斗机,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热议。
这款不声不响就试飞成功的战斗机,一下子将华国航空业的发展推上了高峰,国人们都为之骄傲,纷纷抢着看报纸,追寻着关于这款战斗机的一切。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叫杜子航,他将战斗机试飞时那壮阔的画面描写得惟妙惟肖,让读者轻易就能从脑海里勾画出当时的场景。
同时,他深入描述了战斗机从设计到研发成功,这段艰难的过程遇到的种种困难,让读者们不禁感叹作为科研人员的不易。
随着报道而来的还有一则让所有读者都气愤的消息,那就是在“飞鹰”还在处于制造阶段时,被人恶意地暂停了,是设计者和制造者冒着巨大风险,私下制造了这款战斗机。
虽然记者对于那故意使恶的人写得很“含蓄”,但眼尖且聪慧的读者还是从中找出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通通指向一个人,如今的华科院副院长李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