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奈何这不孝子跪在地上求他!
言辞恳切,说他愿意娶她!自己也是气急,告诉儿子他若是娶她,以后盛家的家主之位可就同他没有关系了!
可这小子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个劲儿地给自己磕头,夫人心疼儿子,也在旁边劝着,他实在无法,只好点头同意了。
他哪里就真舍得不让儿子接班呢!
好不容易盛家除了一个在经商之道上有天赋的,他积极培养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舍得将他排除在外!
只是这孩子是个犟种!说什么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还是夫人气急,给了这逆子一巴掌,才将他打醒,终于同意继续接班,但同样的,他也提出先在外跟着商队历练几年。
说句实在话,儿子在外地这几年,大儿媳还算是听话,并没有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孝顺公婆,心疼弟妹,长子不在,她也能将自己的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时间长了,夫人同他商量,要将掌家权给了大儿媳,他也同意了。
儿子回来,看到大家和睦相处,也愿意在家多待几日,不久大儿媳就怀了身孕。
那个时候是真的过了几年舒坦日子啊,虽说盛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凭借着最初的那条商路,也还是有些家底的,内宅也和睦,走出去谁人不说一句他治家有方?
但就是天不遂人愿,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好日子,大儿媳就因难产一尸两命,带着孩子去了。
人没了,谁心里都难过,偏偏长子一滴泪都没掉,待处理完大儿媳的丧事,他便背上行囊,带着商队出发了。
看着长子的背影,他这个做父亲的明白,这孩子,心里是真的过不去这道坎儿了。
再后来,家里遭了大难,几乎整个盛家都被迫离开家乡,成了别人口中的流民,那个时候长子正好在外打理生意,才算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