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她有考虑用赵大郎兄妹五人,奈何他们不争气,听课认字还得让他们三叔吓唬着去,提起练字就愁眉苦脸,拨算盘也拨不明白。脑子愚也就算了,偏偏小心思还多,只看得到眼前的好处。

“这孩子几岁了?你可问了?”隋玉问隋良。

隋良摇头,“哪儿顾得上问这些。”

“我让人去找西城门的守城官查一下就知道了。”赵西平说,“她叫什么来着?日后交给厨娘照顾,大一点了放灶房里当个烧火丫头。”

“叫大驴,也不知道起的什么鬼名字,还是个女娃娃。”隋玉唾骂。

“改个名字吧。”隋良思索,“枣子?桑果?或是柿子?这些果子都是先涩后甜。”

“叫红枣。”小崽说。

隋玉跟赵西平都没意见。

赵西平下午去当值的时候去西城门一趟,晚上回来时不仅带回关于红枣的消息,还领了十个官奴回来。

“红枣有三岁了,我去给她办了奴契,没道理吃我们的饭长大了,日后再有什么爹娘来认。”赵西平掏出奴契丢木箱里,他继续说:“这十个官奴留我们家干活,要是能入你的眼,你把人派出去给你办事,不入眼的就留家里做农活和杂活。”

隋玉想起来了,“你升官了,怎么没给你安排伺候的下人?”

“有,中郎将府盖好后,会把下人安排进去。”赵西平解释,“今天有小吏找到我,冬天快过去了,应当不会再下雪,西边的中郎将府能开工了。不过我想着你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听到盖房的声音估计会休息不好,让他们四月再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