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夫妻登时愣住了,直到楚云腰走向下一家,他们才猛地回神,然后便是连连作揖,直呼“遇见大善人”了。
有了胡家得赏的先例在,剩下的人被问到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楚云腰虽没有亲自下过地,但也能听出哪些是真正在干活儿,哪些只是嘴皮子利落,前者少不了赏赐,后者暂且没敲打,过后却少不了清算。
最后一户便是那只租了两亩地的人家,一问才知原来是个寡妇,早些年丧了夫,带着一个女儿被婆家赶出家门,娘家也不肯收纳,好不容易才在旁村落了脚,只是一个外来户,又是孤儿寡母,自是分不到田地的。
当初还是她求到赵管家头上,又被楚夫人撞见,可怜她生活不易,才赏了她两亩地,她一个妇人照顾两亩田,既不会太累,又能勉强糊口,农闲时帮庄里的人洗洗被褥补补衣服,还能补贴一点家用。
莫寡妇今年才二十出头,许是受生活磋磨,瞧着与三十多的妇人无异,她跟四岁的女儿借住在庄子里,要等入冬再回家。
楚云腰听到她家中情况后,很是惊讶了一会儿。
跟在她身后的管事说:“莫寡妇可是个勤快人!她打理的那两亩地,一向是收成最好的,平日在庄子里也不闲着,不是帮着扫院子,就是帮着灌水缸,我前些天还跟赵管家商量,要不要多给她二亩地。”
楚云腰一转头,正好看见莫寡妇眼里的渴望。
再看她脚边的小女儿,揪着两个冲天辫,正提着篮子跟在母亲身边,篮子里装了一大把皂荚,整只篮子有她半个小人儿一般大了。
楚云腰问:“小姑娘篮子里提的什么?”
不等莫寡妇回答,小孩儿抢先说道:“是我跟娘在外头摘的皂荚!娘说了,等把这些皂荚做成香胰子,能卖好多好多钱,就能给囡囡买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