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识字了,读了书,或许就会有不同。

擅长种田的老叟,可以将自己几十年的种田经验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人,后人吸取经验,一代又一代,改进前人经验,这种地也能变成一门学问。

擅长带孩子的妇人,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写下来,避免新媳妇儿奶孩子的时候走弯路。

擅长刺绣的姑娘,也能把自己的刺绣的方式记录下来,即便是不开班授课,也不传给后代,后人若是意外发现此记录刺绣的书册,也能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位刺绣高手。

诸如此类。

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这便是可以燎原的星火。

即便是现在的世家,现在的贵族,往前再数几代,又有多少人是生来就是尊贵的呢?

就说老皇帝,祖上还只是清贫的和尚呢。

祁秋年诚心问老皇帝,“陛下,若是有一位老农,他能将原本只能亩产两石的庄稼,增产到五石,甚至更多,您会愿意给他一个小官儿做吗?”

说得这么多,老皇帝又是叹息,又是欣慰。

这医愚,谈何容易。

“你可知,底层的百姓,想要读书识字该有多难。”

普通农家,若是想要供养一位学子读书识字考科举,几乎要举全族之力,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等着他们供养的学子能带着他们改换门庭。

但这些农家子,即便是侥幸考中进士,也很难在官场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