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们远道而来,在春闱之前,若是能在文人圈子里博出个美名,入了哪位大臣的眼,日后若是有幸同朝为官,老大人们稍微提点一下,就能让他们少走许多的弯路了。

更有甚者,还想借此机会,多露露脸,万一被榜下捉婿了,那不得少奋斗二十年?

那些权贵世家的嫡女不敢肖想,但是庶女们,还是有机会争取一下的,毕竟若是考中,他们日后说不定也能变成岳家的人脉。

进京赶考的举子,哪个不是各个州府的佼佼者,文人之间的较劲,那可比武将打架精彩多了。

祁秋年听说是哪个州府的万解元写了一篇文章,得到了冯良的称赞,不少举子都争相抄写学习。

还有人说那位万举人今年定然能位列前三甲。

这让他想到一个典故——洛阳纸贵。

他跟晏云澈说起这个典故的时候,晏云澈笑非笑地看着他。

祁秋年心里一个咯噔,又给忘形了。

这个世界和华夏历史有极高的相似程度,更像是历史在某个节点出现了分支,产生了一个平行世界。

许多地名,都十分地相似。

比如说这洛阳,大晋也有洛阳这么一个地方,可是并没有这么一个典故。

祁秋年挠了挠脑壳儿,“反正,我长大的地方有个洛阳,这洛阳纸贵,我也是听老人说的。”

晏云澈也不拆穿他,但他知晓,这人的来历,绝对远不止是海外。

他岔开话题,“学堂的事儿,你想到办法了吗?近日市井已经有了议论声了。”

祁秋年的工厂盖了一间学堂,免费给工人们的子女上学,其中就有一个技术工,原本就是京城人士,前几日刚好轮休,回家与邻居闲聊的时候,把这事情给说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