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个站出来,“我,我,那什么,去年刚退伍,娶了个寡妇,有个闺女已经出嫁了,这次媳妇跟我一起过来了。”
“还有我,我长得丑,腿脚还不好,在牙行买了个媳妇儿,不过我先问过她了,她是愿意的,我也给她脱了奴籍,这次跟我一起进京了。”
紧接着,又有几个站出来,情况都差不多。
他们的想法都很简单,之前来投奔战止戈的兄弟,多半都是被安置到农庄去了,他们拖家带口,以后去了农庄,他们可以给国公府干活儿,妻儿也能种上两亩地。
成为战国公府的佃户也好,不求大富大贵,日子总能过得去。
但这次来,小将军就给了他们新的选择,要去建渝州府培育新的水稻粮种,听说那水稻最高可以达到每亩两千斤的产量。
即便是达不到,也能为目前的产量增上几分。
他们虽然是武夫,但都是穷苦老百姓,以前也饿过肚子,即便是参军了,也总有军费不足,吃糠咽菜的时候。
民以食为天,他们这种底层百姓,是最明白这样的感受了。
这培育粮种,不是一朝一夕的,拖家带口搬到建渝州府长居,也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只要培育成功了,他们也算是功德无量了,朝堂上的赏赐不会少,说不定还会名垂青史。
再退一万步,粮种并没有培育成功,那他们也不吃亏。
他们虽然是武夫,但也不是没有脑子。
战小将军给他们保证过了,种田也是有月钱拿的,其余的,还需要干一点杂活儿,顺便保护一下领头的苏先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他们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