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棠让吴阳回去开了检讨会,再长期驻扎在津市解决四厂重建和五厂出货。
同时,原定要分给几个副厂长的分红,吴阳的取消。
吴阳接受了这个方案。
事实上他很感谢元棠只是扣掉他的分红,而没有把他弃置不用。
要知道现在厂子发展好的不得了,就像是一列在轰隆隆往前开的列车,他这个坐在车头位置上的人,就算是一时落下一点,他也不愿意下车。
检讨会上,李经理和吴阳都深刻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
一个是厂子里的管理不到位,这种日常总是溜号的员工,还有工作不认真的,都要加强管理。
二个是进厂的人没有做好调查。
其实进入九零年后,很多地方的厂子都是这样的,喜欢从熟练工人那里扯关系招人。
一来是效率快,二来也是觉得能在厂子干下去的都是稳定的,招来的人流动性会弱一点。再有就是很多厂子的前车之鉴,有些工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时候厂子里正要货呢,这边人就走了。
元棠刚开厂子那会儿也想着不要用熟人,毕竟厂子里是小社会,二厂的前车之鉴摆着,之前二厂拿到手里之后,光是为了把厂子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分开,元棠就花了好长的时间。
任何一个厂子时间久了,就难免会有抱团问题。
元棠想从根源上解决,但是这时候既没有什么学信网,也没有什么人脸识别。
有些厂子都是大街上一喊就招人,只要手脚健全就用。元棠还算好的,甭管谁来,先做个题或者面个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