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娇藏 艾哟哟 1038 字 2个月前

内卫的出身本就不低,进禁军是最容易受到提拔的道,比去前线杀敌立功还快,京中权贵子弟都想往禁军里钻,所以这句“终身不再录用”,便是一生的前途都毁了。

阴霾在后宫笼罩十数日,宫人们不敢高声语。

有件事让臣寻很是疑惑——阿璩虽不受宠,身份也尴尬,但无论如何,他是皇上明面上唯一的子嗣,将来有很大可能是太子、是储君。所以,按常理,会被挑选出来做他伴读的孩子,必定非富即贵。因为往前一步,这些孩子以后就是小皇帝身边的宠臣、亲信,那京中权贵肯定闻风而动,挤破脑袋也想把自家子女往皇子身边送,好给家族延续荣华富贵。然而,那孩子死了就死了,除了几个禁卫受到惩处外,前庭后宫都静悄悄的,不仅朝中无人提及哪家权贵家死了儿子的,皇上也未下旨要对谁谁进行厚赏抚恤。

这件事情之后阿璩的功课无限期停止了,臣寻再没有机会深入后宫。不知何故,皇上也躲在深宫里不出来,他既不进御书房批阅奏折,也不上朝理政,更几乎不召见她。

臣寻更加疑惑,皇上这做派,怎么就跟死了自己儿子一样竟伤心难过至此?

她的批红权还在,每日仍如常去御书房应卯。想打探后宫的一二情况,但伺候在御书房内外的几个小黄门皆噤若寒蝉。连平日还算同她亲近的王公公,都每每在她起了个头时赶紧扯旁的话题绕开。

恐是因那件事情才打死了几个内侍,大家都吓坏了。

除了御书房,后宫再不能进其他地方,这便见不到夏漪涟,臣寻心里空落落的。

烦心的事情接踵而至。

趁着新君不问朝政,内阁递进来的折子,内容逐渐出格,俱是对先前曾弹劾过王振王鳌叔侄的官员的打击报复。

折中罗织各种罪名,耸人听闻,一看就假得离谱。上疏的人却言之凿凿,还一本正经地请求皇上将人悉数逮捕下狱,振振有词地说国之栋梁、三朝元老岂能任人污蔑?必须要用重典,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