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娇藏 艾哟哟 1041 字 2个月前

火其实已经烧到了王振身边,只是每次都被他化险为夷,叫别人做了替死鬼,令人更加痛恨。

上梁不正下梁才歪。

抛开自保的咸鱼想法不谈,臣寻打心里认为,皇帝要是个好皇帝,朝廷再烂也烂不到哪里去。做臣子的,好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可以了,不必去想着要左右皇帝的决定,或是去影响他。迟早,想凌驾皇权的人,会受到反噬。

所以臣寻打定注意不愿趟此混水,只听,置之不理。

有同僚实在看不过去了,插嘴相帮道:“蒋文昭,得了吧,你还得劲儿了是不是?干嘛非要我们大人出头?听说昨天皇上点名称赞你了。趁此机会你自己带头去把王首辅弹劾了,还有他的那些党羽,列个名单上去,将来功劳都是你一个人的,岂不是好?”

吏部是新君最先换血的部门,也是人员变动最多的部门。

有了臣寻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事之人,下面的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位置,同她一样的心理,指望在新君和旧朝元老这场君臣较量中做缩头乌龟,明哲保身。所以对蒋文昭这种硬找上门来不走的,整个吏部烦得都不待见他。

这时便另有人也跟着呛声道:“你这么积极往我们吏部跑,缠着我们尚书大人不放,无非就是想年底的时候京察,好叫我们大人让你顺利过关吧?”

三年一度的京察,事关个人升迁,至关重要。

三品以上京官和地方督抚由皇帝亲自鉴定,三品以下京官,则由吏部负责进行对其进行政绩考核。

蒋文昭也是寒门出身,能做京官还进了礼部,可见真本事是有的,奈何就是没背景。人又孤傲,不愿依附朋党。以至于别人三年考核后便就晋升了,他在主事的位置上待了六年还没挪过位置。如今,他被臣寻的晋升速度狠狠刺激到了,又见她同样出身寒微,两厢比较,认清现实,的确是有打着在她面前刷个脸熟混个好感的小算盘。

蒋文昭被人当面戳中小心思,登时脸红耳赤,“你胡说八道什么?!”咕哝几句后终于悻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