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海鲜这种食材太新鲜太稀奇, 越是没见过的才越有人追捧。

“黄总, 王总,周总……”

在何刚一片总的招呼声中,凡是寿北市有点档次的酒楼和餐馆已经来了小半。

趁停车期间, 何刚将秦溪介绍给了这些总们认识。

她是四人中的粘合者,其实也算是变相领导者。

秦溪的魄力和眼光就是何刚都自觉无法比拟, 也心甘情愿把主导位置让给她。

人总要对自己能力到哪有清晰认知,不能总为了一点点眼前利益丢掉后头更光明的未来。

在一群中年男人中,秦溪游刃有余,能和每个人都聊上几句。

甚至其中有个利坚国办事处的大厨秦溪也能用外语和他聊。

车子停好,车门打开。

“众位稍等,我先检查下这次的海鲜质量怎么样?”

虽然是她亲自去广市商谈的供货商,但第一次卖货,秦溪还是要给进货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一车对虾,一车梭子蟹,剩下一车主要是黄花鱼,剩下的杂鱼品种繁多。

对虾和螃蟹的规格都和秦溪跟渔船老板商量的一样,黄花鱼更是鲜活。

“众位老板可以到这里来看,对虾的规格都和我手掌长度差不多,梭子蟹每个基本都是一斤左右……”

放在前世,这些海鲜已经属于最高规格,野生黄花鱼更是天价。

但在眼下,螃蟹在海市属于贱卖产品,渔民们所说的海产品里都没有包括螃蟹这类。

比成年男人手掌还大的螃蟹,进货价就六毛钱一斤,比黄花鱼的两块三毛便宜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