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边关最近一年越发不太平,大大小小的战乱接连不断,战乱一起,难免就会出现伤兵老兵。

这些伤兵老兵无法再上战场,便是朝廷愿意放归遣返,可也有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镇西大将军又看不得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儿郎下场凄惨,便大手一挥,欲给这些人颐养天年。

这话说得好,可真做起来,那就困难重重了。

先不说这上千号的兵士往哪安置,就是面前找到地方安置了,之后生活中的吃喝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前些年朝廷尚会收拢一些军户,但随着边关的田地全部被分出,军户已有三四年没有再收了。

后来卓文成听母亲提起了这事,又将这等疑难说给了小伙伴们听。

周兰湘说是可以帮忙上奏给太子皇帝,但二者听后,太子直言难办,皇帝更是连回应都没有了。

就这么又拖了一年,边关的伤兵老兵再也无法逗留,镇西大将军无法,给家里的夫人来了信,想请将军夫人给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安置在将军府的山庄里。

这便给了时归一个启发。

她提出或许可以开办一家颐养院,专门用来安置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兵士,颐养院可以负责给他们养老送终,而退下来的兵士们也只需要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像是京郊庄子里的田地缺人,京南几个铺子里也缺看场子的打手,再不济了,当个武师傅也是好的。

至于到底需要他们做些什么,等他们进了颐养院再谈也不迟,只因中途各种意外,颐养院的想法提出小半年,也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至今还停留在选址上。

时归虽说能腾出两座京郊的庄子,但不管是为了将军府的颜面,还是为了时府的安危,总是不大合适。

恰好卓文成也不愿占她太多便宜,时归与阿爹商量后,就没再提这事,一直搁置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