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闻昭非就发现他不太看得懂,或者说专业不对口,他不太能了解这些手写稿的价值。
林琅一目十行快速将这些书稿翻了一遍,再同闻昭非说明道:“这是姥爷关于动力系统和高速铁路的理论研究,这太重要太及时了!”
在林琅眼中这就是高铁的理论基石之一,稍一整理就是数篇能上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的论文,再经完善,或能提前二十来年将高铁带来人们的生活里。
在国外的专家们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的可行性时,同时期在国内西南小宁村的林尧青也在研究,但因为条件所限,他所进行的研究都是理论上的。
目前国外不少国家先后开始筹建高铁有十来年了,而他们国家还在沿用以前的老技术。
按原本的轨迹他们要等二十来年后,进入新世纪才从国外引进技术,再辅以国内超强的基建能力,真正将惠及全国的高铁系统铺设开。
但现在有林尧青毕生研究出的理论作为基石,林琅有信心在三年内将可行的建设计划和属于国内技术的高铁火车等搞出来。
林琅给闻昭非具体解释了一下什么是高铁,以及这项技术可能带给人们生活怎样的变化。
这项技术不仅是远程出行,还可以延伸应用到地铁、城际轨道等里。现在人人稀罕着汽车,未来就是人人都能有机会坐高铁坐地铁。
在林琅的描绘里,闻昭非已经感觉自己看到了未来世界的一角,又忍不住抱住林琅低声感叹道:“幸好咱们回去了。”
幸好他们没让这些研究继续埋到土里,彻底被腐化,幸好它们能遇到林琅,也幸好他们这个世界里能遇到林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