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这媒婆是不是他亲娘。
两人还在继续聊着,陈勇突然气喘吁吁跑进来,“辞亭,你大嫂在工厂突然晕倒送去医院了。”
他大哥在鞋厂里烧锅炉,顶的是老刘头的工作,说来也是巧了,这个工作还是陈勇结下的善缘,老刘头在锅炉房不小心摔倒,陈勇去买煤炭时刚好撞上了,赶紧把老刘头送去了医院。
老刘头年纪大了,烧锅炉的工作体力重,家里人也不放心,这工作自然就没办法继续干下去了,老刘头想着让陈勇接班,但陈勇又做着小生意,后来一合计,这工作就落在了陈大哥的身上。
知道白萍晕倒在工位上,陈大哥着急忙慌跑过来告诉陈勇,让沈辞亭有个心理准备。
“怎么回事?”铁柱问道。
陈勇表情难以形容,迟疑道:“听我大哥说,好像是劳累过度。”
沈辞亭和铁柱瞬间一脸问号,“说句很损的话,鞋厂的效益好像没能力让工人累过头吧!”
陈勇诚挚建议,“你两管住嘴,别在外头被人套麻袋了。”
全句没个脏字,但听着怎么就特别让人手痒呢!
见沈辞亭没有动弹的打算,陈勇劝道:“哪怕做个样子,你也去医院露个面意思一下。”不然又惹一身腥。
沈辞亭自己不在意,他们这些朋友没办法淡然以对。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这几个可以说是沈辞亭一手拉扯起来的,还有他们身后的亲人,像麻子叔、陈勇娘和哥哥们、铁柱姥爷姥姥等等这些人,都靠着这门生意过上了较之从前更从容的生活。
而且临时市场开市时,基本都是沈辞亭帮着陈勇哥哥他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慢慢上手、站稳脚跟。去年农贸市场正式建成,虽然临时市场的摊贩有优先租赁权,但也有不少有门路的人加入竞争,不是沈辞亭盯着,陈勇哥哥们的四个摊位能不能都保留下来不好说。
陈大娘只差每天扯着六个儿子耳朵叮嘱,要记住沈辞亭对他们的情分。
没亲没故的,人看在陈勇的面上,这么尽心尽力,哪怕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一点都不夸张,完全改变了下辈子。
尤其是严打进行以来,陈大娘有个游手好闲的表侄子偷了公家财物被判木仓毙后,她心里后怕不已,虽然家里人高马大的儿子们没干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情,但之前身上都没有正经营生,有时候走歪路自己都不知道现在好了,大儿子有了份正式工,其他人都靠辞亭他们有了活计,挣到手的钱是陈大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儿子都出息,也孝敬,陈大娘成了有钱有闲万事不愁的老太太,每天致力于给沈辞亭反黑,听到谁嚼沈辞亭舌根,就马不停蹄奔向第一现场据理力争。
只要了解沈辞亭的人,都会立场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也只有道听途说的人才会随便置喙他。
第118章 小叔子男配
沈辞亭去医院走一趟, 托铁柱等沈茂沈芝放学后把两人带过来,白萍进医院的事瞒不住,与其两孩子回到家瞎担心, 不如直接来医院。
沈茂沈芝小时候挺亲近沈辞亭,随着渐渐长大, 沈辞亭又搬了出去,白萍平日里不经意带出来对沈辞亭的看法, 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两孩子的想法。
不过是沈辞亭先选择疏离两个孩子, 现在两人对他复杂甚至有些敌意的态度,他并不在意。
白萍的医药费已经由厂里会计交了,毕竟她是在上班时累倒的, 由厂里全权负责。
沈辞亭到医院的时候, 白萍已经打上了葡萄糖,负责她那条线的拉长一个人在,面色挺不好看, 沈辞亭刚打了个招呼,拉长直接在白萍病床旁边直接说道:“沈同志你来得正好, 我把具体情况给你说明清楚, 你也劝下你嫂子,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美德,但也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护士给白萍输液时,得知白萍是因为工作累倒的,惊讶鞋厂的产能好到这个程度同时,热情不已向拉长打听厂里招人事宜。拉长维持着嘴角的僵笑, 还得努力解释现在大环境大部分厂子效益都一般,鞋厂也是同样的情况, 没有招人的计划。她说的都是实话,人护士还觉得她不真诚,转身给了她一个冷酷不屑的背影。
白萍搞出来的烂摊子,让拉长被甩脸色,她会给白萍留面子才怪,“连着上三四天白班夜班,她不倒下都不可能。”她都不明白白萍在想什么,累死累活的白白给人代班,“无论干什么都要有‘度’,你大嫂对所有向她寻求帮助的人都来者不拒,的确获得了不少美名,不过人都逃不过穿衣吃饭,我仗着年纪大多句嘴,生活还是平淡踏实些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