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楠:“在家没事做,待不住,去一趟邮局也不耽误事。”
“全国多少人考试?老师批改试卷不要时间?哪有这么快啊!”苏母把织好的毛衣撑起来仔细端详,满意点了点头,对苏楠道:“你有瞎溜达的时间,不如跟着我学打毛衣,女婿疼人,你也别任性,感情都是相互的,双方都要付出。你帮我看看这件毛衣合不合辞亭的身板,等他回家试穿看合不合适。”
“妈,您这是给您女婿织的毛衣啊!我还以为是给我哥呢。”苏楠假作吃味,“您眼里还有闺女的存在吗?”
苏母哼了声,她做这些为了什么,还不是图女婿对闺女好,她做了回恶人给苏楠泼冷水,“你可长点心,别一门心思就想着大学通知书!妈没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大学不是好考的,全家人都希望你考上大学,但凡事要有两手准备,考上了皆大欢喜,没考上日子也要接着过。女婿纵着你,你脑子也要想事情,两个人一起努力把小家奋斗起来。”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苏楠在心里预想过没考上的结果,无非是再找工作罢了,她能够接受。
苏母又道:“妈估计辞亭弟弟妹妹考上的希望很大,你去邮局别忘了问他们的通知书,到时候该支援的支援,别小气,不要因为没必要的事情和辞亭闹矛盾。”
苏楠很不想承认她听懂了她妈的言下之意,觉得她考上大学的希望不大,担心她和辞文姗姗对比起来心理失衡,苏楠也是佩服她妈想的如此深远,而且都是在她考不上大学的前提下考虑。
苏楠的心情挺难形容的,不过萦绕在心间的无形压力却是少了许多。
“您闺女不是斤斤计较的人,辞文姗姗有好前程我只有高兴的份,没得心里不平,他们叫我一声大嫂,您别瞎操心。”
苏母没好气道:“嫌弃你妈话多?你要不是我亲闺女,我还懒得管你。”
“哎呀,苏洋好像睡醒了,我去看看。”苏楠机灵遁走,避开了来自亲妈即将开始无休止的唠叨。
往邮局打听通知书的人数攀登高峰,通知书在无数人的翘首期盼下分拨到达,说来也巧,苏楠见天儿往邮局跑,没见着通知书的影儿,沈辞亭出车回来顺便去邮局问了句,倒是问到了,而且要本人带户口签名领取。
沈辞亭脚下一转去了苏家,苏楠一得知通知书到了的消息风风火火就跑去邮局,苏母难掩喜色,嗔了句:“这孩子不稳重些。”
沈辞亭都没来得及跟上去,问道:“妈,楠楠户口本拿没拿着?邮局要检查户口本的。”
“放心,她成天揣着,就等着领通知书呢!”苏母满脸喜色,盘算做几道大菜庆祝庆,也没注意到沈辞亭一瞬惊讶的表情,不过沈辞亭也就懵了一下,知道苏楠没落下户口本就放心坐下了。
苏楠回到家时满头大汗,眼里神采飞扬,和苏母稀罕了通知书半天,又在啥也不懂的苏洋小朋友面前晃了一圈,最后往沈辞亭怀里一塞,“我问了有姗姗的通知书,辞文的应该还在路上。”她丝毫不怀疑沈辞文发挥失利,三人之中成绩最好的就是沈辞文,在苏楠心目中,沈辞文百分百能上华大。
“对辞文这么有信心?”沈辞亭浅笑问她,轻柔认真收好通知书。
苏楠不假思索:“反正比对自己的信心多了去了。”
苏楠考上首师范,对于苏家来说是一件必须庆祝的大喜事,苏父向来不苟言笑,此时也端不住严肃的表情,又加了好几道大菜不说,本来是休息的日子,愣是溜达去了单位,然后派出所上上下下没有不知道苏家闺女考上大学的。
直接登门拜访的人也不少,都是来看大学生、或者找苏楠要学习资料的,人来了自然得招待周到,苏楠当真是从早到晚都不得空,不过她对沈辞文的事情确实上心,抓住空隙就去邮局询问,日日不落。
不知道什么原因,沈辞文的通知书迟迟没到,早就收到通知书的沈姗姗心情比沈辞文本人还忐忑,沈辞文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偶尔眼神发怔已经足以沈姗姗看清他的思绪。
这边苏楠也在琢磨呢,沈辞文别是考的太好,通知书被人顶替了吧,连更离谱的被老鼠啃了的可能,苏楠全都在脑子里过了不只一遍。
沈辞亭也休息了,不过他忙着找人托关系弄二手的货车,反而比出车的时候更忙碌,回家十回有八回身上都带着酒气,苏楠体贴心疼他,明白他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心情,蜂蜜水都是第一时间送到他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