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亭淡淡道,“我接受。”
王梅深吸一口气,“老三去知青点把你二哥叫回家,老二的婚事拖不得,趁着你们都在,咱一家人把该定下来的章程过一遍。”
沈辞文麻利穿好蓑衣,年轻人腿脚利索,没让大家等多久,兄弟俩一前一后跑进堂屋,沈姗姗赶紧倒了两杯热水。
人齐了,王梅起身去里间拿了个小布包出来,又让沈姗姗把门掩上,解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粗布,“家里的情况你们都知道,地里刨食挣不了几个花用,老三和小妹读书花用不少,咱们家底薄,我这里总共三百七十多块钱,老二成家给他两百,你们有没有意见?”她又补充道,“你们也不要觉得不公平,这里头本就有老二赚的一份。”
沈辞文沈姗姗没吭声,两人都清楚王梅主要是征求大哥的意思。
“没意见。”沈辞亭言简意赅,看着沈辞昀的眼神意味不明,不知道王梅明不明白,她这种看似公平的询问,已经下意识偏向了沈辞昀,沈辞文这小子怕是也感受到了。不过有句话倒是事实,那钱确实有沈辞昀的一份,并且是他该得的。
这年代大家伙的生活水平低,过分些的甚至十多块就能娶个媳妇儿,当然也有富裕的人家,三转一响齐活,王梅愿意出两百娶儿媳妇,已经属于中等往上的水平,毕竟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就能余个三四十块。
王梅数出一百五给沈辞昀,道:“妈留下五十用来置办酒席,你手里的钱你自己看着办,聘礼也从里面划拉着给,家里能给你出的就这么多。”
沈辞昀眼中略带迷茫,小弟风风火火将他从知青点拉回家,妈一串话甩出来,然后他得了两百块钱,“妈,我用不了这么多钱,大哥他”
“给你就拿着,你大哥主意正的很,用得着你操心?”王梅小心收好剩下的钱,锁进去大衣柜,又急匆匆的穿好蓑衣,肉疼拎了一斤鸡蛋出了门,郑家一大家子人还等着呢,老大不肯去,总要给人家交待。
“下这么大雨,妈去哪儿?”沈辞昀疑惑问道,沈辞亭为他解答,“给你赔礼道歉去了。”
沈辞昀:???
“好像是这样。”沈辞文追本溯源,觉得大哥说的没毛病。
下午雨势渐弱,沈辞亭压下借拖拉机的想法又冒出来,吓得沈辞文沈姗姗连忙说今天先不去学校,两人才知道家里就剩一百来块钱,真赔不起!
沈辞亭见他们如临大敌,也没法子,总不能强迫人信任自己。
没成想第二天一大早,雨还是没停,沈辞亭起床后,沈辞文沈姗姗已经出发去学校了,沈辞亭默默无语,这两兄妹是多害怕他开拖拉机!?
还好他往两人的口袋一人塞了五块钱,原主没这么细心,没有给弟妹零花钱的观念,沈辞亭觉得零花钱不能少,沈辞文沈姗姗是节约的性子,沈辞亭也不是非要改变两人的习惯,只是以防万一需要应急时有底气别慌。
小塔村地势不低,虽说雨连着下了三四天,地里的庄稼没有受多大影响,先前大半个月没雨水,这一场及时雨让大家伙的心情都明媚不少。沈辞亭每天出去两趟检查田坎有没有缺口子、苞谷苗有没有被风刮倒就行,挺上心的,不是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是他的责任心作祟。
天放晴,想睡懒觉也不成了,老老实实去上工,王梅虽然对沈辞亭没个好脸色,但厨房的事她还是接手了,沈辞亭也难得早上在饭桌上看见沈辞昀,这几天沈辞昀跟打个鸡血似得,冒雨早出晚归的忙碌,对赵晴晴当真是真爱了,而且王梅也没什么异议,这一点倒是比大多数婆婆要通情理。
“老二,把日子定在七月初,你跟赵知青说了没。”王梅仔细考虑过,七月份赵知青肚子里的孩子也就两个来月,没显怀不会惹事儿多的一些老娘们非议。
沈辞昀:“说了,晴晴说干脆往后推个十来天,就定在七月中旬,老三小妹也放假了,省得还要他们请假。”
“也成,我翻翻日历再找人算算,看七月中旬哪个日子好。”王梅好说话得很,只要在肚子显怀前办,她就没任何意见,“老二,晴晴是个好孩子啊,还没进门就能为你弟弟妹妹着想。你可得给她说清楚,按理说应该让你们秋收过后再办喜事,但你们这特殊情况,我们家也没讲究这些,如果有人在她面前说闲话,让她不要放在心上,妈说过把她当亲闺女,就一定做到。秋收那会儿她肚子也大了,她在家里好好养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