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仅限于这么一点了。
原主的父亲崔泓自幼生在邺都长在邺都,从未去过清河,连清河崔氏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幸而如今取士,并不像前朝那般一切以家世论。
虽然表面看上去,像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这等世家大族的子弟,只要应考便都能在朝中捞个一官半职。
但这些实则与世家门荫无甚关联,而是要归功于百年世族的家学渊源。
像崔氏这种名门望族的子弟,往往在还没学会拿筷子的年纪便已学会了如何拿笔,即便不靠门荫,也能强过许多人,又岂是寻常人能比得了的?
故而崔泓即便没有家族门荫,如今也能凭自己的本事做到正五品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这个官职虽品阶略低,但职权并不小。倘若崔泓能做出一点成绩,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只是近几个月来,崔泓原本一片光明的仕途,突然遭遇了冷峻的寒冬——
从数月前开始,朝中许多自诩清流的官员突然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排挤、打压崔泓。
只因原主嫁到了祁家。
而因为这桩婚事被诟病的,不止崔泓一人。
整个崔家,在整个邺都城里的名声一夜之间如堕泥淖。
偏崔泓又不敢对祁昼明有丝毫怨言。
否则当初也不至于不敢拒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