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玉滟是真的在为他的儿子守着,这是一件只要想起,就让她倍感欣慰的事情。

还有人记得她的蕴和。

为着这个原因,周氏对玉滟的脸色都好了不少,甚至可以算得上温和。抬手招呼了她过去,挽住她的手,很是关切的几句。

玉滟垂眸,遮去眼中思绪,一如既往的温顺乖巧。

一旁,被孙女搀着的沈家老太太只是睨了眼玉滟,并没有过多在意。

只要不少了她的孝敬,她压根懒得理会玉滟,这会儿大孙子没了,她得在孙子里多看看多挑挑,看看谁能把她照顾的更好才行。

玉滟陪同几人入了道观,往客院去了。

原地留下一片喟叹,关于玉滟的种种,再次被人们提及。

丧夫,守寡,入道。

可惜,可叹。

眼下方才巳时,时辰尚早,而法会等到下午才会开始,所以沈家一行人先去了休憩的小院,今日的午膳就在这里用了。

玉滟跟着周氏,在老太太身边安静陪坐。

沈家有五个庶出的女儿,分别出自四位姨娘膝下,今日也全都来了。

陪在老太太身边的是老大和老三,玉滟只是扫了一眼,便垂下了眼,若有所思。

相比之前在周氏面前的战战兢兢,这些庶出子女们,眼瞧着胆子倒是大了不少。

也是,独子去世,周氏和沈蕴和的感情又只是寻常,下面的人又怎会再畏惧她。周氏虽然表情冷淡,但玉滟能看出她压抑的恼怒。

那边几个姑娘们逗着老太太开心,不时带上玉滟一句,不让她孤单。相比嫡母,她们似乎对玉滟这位曾经的嫂子更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