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如今任眉州知府的是秦奋秦大人,说起来他曾经还是我的下属,我与他之间有些私交,他对这件事表示谅解。”

“这次前来汴京,秦大人更是托我带给你几句话。”

苏辙道:“二伯您说。”

苏涣正色道:“秦大人说,既然变法一事已是势在必行,还请你务必要将老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安危放在首位,若不然,大宋衰败甚至灭亡乃迟早之事。”

苏辙重重点了点头:“还请您回去之后告诉秦大人一声,请他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纵然他并未见过这位秦大人,却也知道这是位有识之士,若不记挂朝廷与百姓,哪里敢说出大宋灭亡之话来?这等话要是叫人听见,闹开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苏涣这才放下心来。

因苏不疑难得前来汴京,所以接下来的几日里就由苏轼陪着他游玩一番。

至于苏辙,别问,问就是忙的抽不开身。

倒是苏涣这几日一没四处游玩,二没陪着弟弟苏洵叙旧,整日游走于汴京旧友,忙的是脚不沾地。

苏涣当了一辈子的官,最高曾官至正三品,在汴京这个官阶虽有些不够看,但他一直光明磊落,清正廉明,在朝中风评很好,旧友也很多。

但他这次并没有拜访支持苏辙变法的官员,拜访的全是王安石那一派的人。

结果是可想而知,他是频频碰壁。

这一日在回去苏家的马车上,年纪已大的苏涣是面露疲色。

苏洵与苏涣的关系就好比苏辙与苏轼一样,瞧见兄长如此,不免有几分心疼:“二哥,你说你这又是何必?”

“你明知他们不待见你,又何必登门?”